与黄羽肉鸡相比,白羽肉鸡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较高、产肉量多,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等特点。
但从养殖区域分布来看,白羽肉鸡的饲养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以华北、东北为主,长江以南仅福建地区养殖较多。
近年来各省白羽肉鸡年出栏量:
此外,据记者统计,养殖量较大的38家白羽肉鸡集团企业2015年养殖量31.3亿只,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白羽肉鸡养殖密集区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山东省居首,其次是辽宁、河南、河北、江苏、山西。长江以南的南方养殖省份仅福建有上榜。
白羽肉鸡养殖的密集区集中在华北平原以及辽宁一带,这是为什么呢?
早期出口需求大
从我国引进白羽肉鸡的历史上看,上世纪80年代刚进入我国市场,主要是政府(外贸)专做。因当时国内消费极为有限,日本等邻近国家却养成了吃白鸡的习惯,可以出口至一水之隔的日韩、甚至转至欧美地区。在与之地理位置更近的北方地区养殖白羽肉鸡可以方便的出口。
而南方肉鸡的出口对面基本是香港市场,养殖白鸡动力不足。
出口需求决定了,第一批养殖白羽肉鸡的企业主要是山东、辽宁、河北、江苏、黑龙江等地的外贸系统,这些地区有港口,或者靠近海边,便于出口。
原料产区优势
北方地区属于粮食主产区,如东三省地区盛产玉米和大豆,白羽肉鸡日粮结构决定了靠近东北、华北地区,可以节约运输等成本。河北、河南地区既属于传统的粮食产区,人口又众多,消费潜力大。山东地区三面环海,出口环境非常好,且种植业发展快,白羽肉鸡养殖量最大。
南北风消费习惯有差异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口味偏重的北方人对于北鸡肉品质的要求相对较低,调料的调味能弥补肉质的不足。随着北方吃白鸡习惯的养成,体型较大,可分割的白羽肉鸡能适合这种烹饪做法,消费市场容易打开。
南方菜系比较注重食材的“原味”,消费习惯倾向于活鸡消费。尤其是粤菜,其特色白切鸡对鸡的要求较高,屠宰分割冷冻的白羽肉鸡在南方消费市场很难打开。且南方地区在改革初期,发展较快,经济水平高,居民消费并不如北方对价格敏感,白羽肉鸡价格虽然低,但是在整只鸡烹饪为主的家庭消费中也很难铺展。
气候及养殖技术限制
白羽肉鸡另外一个难以在南方兴起的原因是,南方气候炎热,肉鸡养殖大多以散养为主,鸡舍简陋,对于抗病力较差、生长速度快的白羽鸡而言,环境非常不友好。在黄羽肉鸡的饲养条件下,白羽肉鸡成活率很低。
广东地区不是没养过白羽鸡,湛江地区还有正大的白羽肉鸡养殖场,需要设备很好的鸡场,一般的养殖户,简陋的鸡场难以养活白羽肉鸡。
未来白鸡南下趋势渐显
随着养鸡设备和技术的提高,全封闭、智能化、自动化养殖的普及,南方的气候不再成为养殖白羽肉鸡的障碍。
相反,北方地区因为要考虑冬季保温问题,建筑成本、供暖成本比南方高出一大截,南方养殖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饲料原料的运输也不再成为难题,南方也有进口玉米等材料,成本上与北方原产地差异并不大。且近几年南方生鲜上市、活禽禁售的推进,白羽肉鸡在南方逐渐打开低端市场。因而,最近不少大集团新建厂偏向于南方的比较多。
随着北方地区群众对鸡肉品质需求的提高,黄羽肉鸡在北方也有一定量的养殖,如当地的笨鸡、柴鸡等,需求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