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产业新闻
栏目类别

把握2018/19年粮食市场的几个特征

 2018年我国粮食市场总体可用一句话概括:整体运行稳定可控,品种走势分化凸显,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实际上,这也可以作为2019年的一个大体预判。把握这几个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未来市场走势。

  一是总体可控。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略减,但仍属丰产,且是国家主动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粮食生产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总体来说,只要供应能力,包括生产能力和储备、进口能力没有出现问题,我国粮食市场的安全系数就比较高。

  二是品种走势分化凸显。小麦、稻谷去库存仍任重道远,将成为未来2年的重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估算,稻谷库存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80%,小麦相当于国内总消费量,加起来2.5亿吨,下调了收购价之后,去库存仍不是很理想,国家最低收购价稻谷全年成交率仅8.62%,成交量848万吨,2017年是1013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全年成交率10.2%,成交量866万吨,同比有一定幅度上升,但相比其巨量的库存,仍属杯水车薪。全年走势也较为平稳。国家交易表现在成交率上,而我们的交易中心的地方交易则表现在屡创近年新低的成交价上。玉米去库存进程则超出预期,临储拍卖超过1亿吨,价格总体比2017年上涨150-200元/吨,全年走势波动较大,出现首尾两个倒V型走势。总体上看,往年过度宽松的供需格局已经转变为紧平衡,但不至于出现缺口。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家所说的“供需缺口”,是指年度供需结余量,不是总的结余量。第三次农业普查产量大调整后,玉米几年来累计产量调增达到3.5亿吨,美国农业部估算,调整之后,中国的玉米库存超过2亿吨,这个才是期末库存,总的库存的概念。而需求方面,要动态分析,价格高了,需求就下降,低了需求就回升,其中可替代的因素很多。比如进口替代和品种替代,没有绝对的刚性。

  三是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不确定性增强,这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常态。但市场的调整也很快,包括来源国、饲料配方等各方面的调整等,去年在大豆品种身上就看到这些变化,去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大减,但总的进口量却基本持平。同时,有些大型饲料企业已经开始用豌豆等代替大豆了,这也是个调整,而且这样的调整并非去年才有的,是一直以来市场都有不断寻求更高效率更高性价比的配方的冲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数量上供应无虞,但我国粮食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仍然突出,优质品种和普通品种之间的价差会拉大。

  近日,在广东有关部门组织的粮油分析会议上,业内人士普遍表示,2019年我国大米、小麦的进口情况可能不如往年,主要是指优质粮源方面。

  专营高端香米的进口大米商表示,2019年进口香米货源并不好找。总的来说,泰国香米价格太高消化不了,越南大米因为政策问题进口不了,巴基斯坦大米每年只生产一季度满足不了,柬埔寨大米质量普通替代不了。泰国香米由于2017年大幅减产价格持续高涨,当前Hom Mli香米FOB报价约1190美元/吨,同比大幅上涨50%以上,国内市场难以消化这样的涨幅。柬埔寨香米价格也随之上涨,不过相比泰国香米还是有200美元/吨的价差,但由于质量上仍不及泰国香米,因此难以完全替代。

  小麦方面,估计未来3-5年,小麦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难解决。广东面粉企业认为,当前全国的面粉厂超过3000家,加工能力达到2.26亿吨,但整体开工率仅为40%左右。但广东由于主要做专用粉,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开工率达到60%-70%,几家大型面粉企业都是满负荷生产。市场对优质麦的需求约为700万吨,进口仅有300万吨左右,因此400万吨的缺口是长期存在的。这部分需要用国产优质麦替代。但问题在于,尽管近年国家大力支持优质麦生产,实际情况也确实有所好转,不过从根本上说,国产优质麦比进口麦的性价比仍然较低。主要因为当前产区仍以散户种植为主,规模、连片的种植模式有,但不多,要改变这个模式,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从进口方面看,澳洲小麦因遭遇10年来最大幅度减产,价格大涨,当前报价已从年中的2600元/吨上涨至3000元/吨以上,价格太高;而加拿大小麦本来质量最好,但近年却在一直下降;美国又因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对美麦进口量大减。一带一路国家的小麦需要通过内陆运输,到港价较高也没有什么优势。总体来说,小麦优质粮源仍然是紧缺的,普通麦过剩,因此两者之间的价差将进一步拉大。

  饲用粮的进口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国际格局不明朗的当下,企业进口意愿下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三个月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口。2018年我国饲料粮进口量继续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1-11月我国高粱、大麦和DDGS共进口1045万吨,同比减少22.74%,三个品种加起来还不及2015年高粱一个品种的进口量。由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是我国这些饲用粮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但2018年我国相继对美国高粱、澳大利亚大麦和高粱启动了双反调查,并加征关税,导致这些品种的进口量大跌。不过也要看到,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饲用进口替代粮源的价格优势下降了。前些年进口突然飙升,是国产玉米在托市政策的支撑下不断走高,催生了进口需求。但随着托市政策的退出,国产玉米价格明显回落,玉米的饲用消费增长。因此我们看到,这些粮食进口量的下降并非仅在2018年,而是从2016年就开始了。取而代之的,是玉米饲用消费量的增长,还有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市场会寻找新的来源国,或者新的替代品,这需要我们动态看待这个问题。

 

  同时,业内人士提醒要密切关注非洲猪瘟的疫情发展,如果大体可控,那么对产业影响不大,否则养猪业将迎来很大变革,各种监管条例的收紧,对中小猪企的影响尤甚。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