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对动物健康状况、生产性能、产品品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饲料成本是动物生产的主要成本项目,可占总成本的50%~70%。近年来,由于工业用粮的增加及可耕地的有限性,导致饲料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攀升。因此,控制饲料成本对于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成为养殖与饲料行业的关注焦点。科研人员与生产者都做出了巨大努力,探索种种可行途径,以期有效降低配合饲料的成本。
1·饲料成本的控制目标及影响因素
动物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畜禽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及社会、生态效益。我们所追求的最低成本饲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最低价格的饲料,应该是指使用这种饲料, 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使其能达到一定的生产性能,获得最佳生产效益,且饲料配方的成本价是最低的。高效益是目的,低饲料成本是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饲料成本不仅包括各项饲料原料的成本,还包括采购、加工、贮存及各种损耗成本。上述诸环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饲料成本。另外,还与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有关。因此,要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获得最大生产效益,单一的途径无法达到目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用。
2·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设计饲料配方
效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产出与投入的差值。动物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产出与投入相关,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产出投入之差值受到动物产品的市场价格、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所影响,而市场价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不同时期、地方而动态变化的。所以,饲料配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3·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
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于节约了饲料,是降低饲料成本的重要手段。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与动物自身及饲料种类有关。
3.1 选用良种
生产中选择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如产蛋量相同的蛋禽,体重大的鸡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应选择体重适中的品种。
3.2 选择适宜的营养指标
动物的营养需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进行配方设计时都要加以考虑,尤其是品种类型、生长阶段、生产性能、饲料原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条件等。营养水平过低,不能满足动物的生长生产;过高,则无法充分利用,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设定待配饲料的营养水平,使之尽量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浪费。在制定营养指标时,光考虑这些因素还是不够的,必须考虑产品销售状况。不同的市场行情下,应选择不同的配方策略,方可保证效益最大化。
3.3 合理使用合成氨基酸
蛋白质饲料成本可占饲料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通过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可降低饲料蛋白水平,这是控制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饲料蛋白质所含多种氨基酸之间的平衡情况是决定其利用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一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性越差,则动物对其利用率也越低。在饲料中合理使用合成氨基酸配制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日粮中蛋白原料的使用,不但节约了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同时可显著减少氮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粮粗蛋白水平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以减少8%的氮排泄量。研究表明,把粗蛋白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同时补充合适的氨基酸,从断奶到屠宰,除了酮体性状有影响外,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变化。
在低蛋白日粮中或由低质量蛋白饲料组成的日粮中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可显著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用量、降低成本,经济与环境效益俱佳。
3.4 合理使用酶制剂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消除饲料粮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降低成本。同时,应用酶制剂可大大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磷等有机物的排出量, 从而大幅度减少它们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污染。目前饲用酶近20种,在实践中应用较广的主要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以及植酸酶等的几种[3]。蛋白酶、淀粉酶,主要用于补充动物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β-葡聚糖酶,主要用于以大麦、燕麦为主的饲料原料;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作用是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同时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胃肠道内容物的粘度,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植酸酶可将饲料中动物无法分解的植酸盐降解并释放出可供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减少传统饲料配方中磷酸氢钙等无机磷的补充量。另外,使用植酸酶还可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的消化率,明显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养殖效益。添加植酸酶后饲料磷的取代量为0.1%~0.2%。实际应用植酸酶时以部分替代无机磷较为合理和科学。要替代0.1%的无机磷,各种动物饲料中应添加的植酸酶剂量为:肉仔鸡500~700FTU/kg、蛋鸡300~500FTU/kg、猪500~750FTU/kg。
酶需要进入动物的消化道内部并作用于特定的底物才可发挥作用,因此在使用饲用酶制剂的时候,必须适合饲料原料的特性,适应动物消化道的特点,并考虑动物的种类、生长期的不同和消化生理的差别等因素,选择适合种类的酶和最佳的使用量。
3.5 饲料加工处理
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影响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6]。在制定完善的饲料配方后,通过适当饲料加工处理来进一步提高饲料营养利用率,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是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必要途径。
4·科学使用替代原料
常规的蛋白、能量饲料资源的短缺、价格高涨,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开发非常规饲料是缓解饲料资源不足、降低畜禽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非常规饲料包括非常规蛋白原料(棉粕、菜粕、花生粕、DDGS、向日葵粕、玉米蛋白粉、芝麻粕、胡麻粕、亚麻籽粕、亚麻仁粕、椰子粕、肉骨粉、羽毛粉、血粉、味精菌体蛋白、氨基酸副产物、啤酒酵母等)非常规能量原料(米糠、糖蜜、甘蔗汁、木薯、马铃薯、甘薯、甜菜渣、黑小麦、玉米皮渣、玉米油饼、酒糟、酱油糟、醋糟、玉米淀粉工业下脚料、果渣、柠檬酸滤渣、甘蔗渣、菌糠等)。我国常见的非常规饲料原料有杂粕、干酒糟/含可溶物干酒糟(DDG/DDGS)、小麦蛋白粉、玉米蛋白粉、糟渣类等粮食加工副产品以及草产品。
DDGS 是谷物(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等)在生产食用酒精、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的过程中经过糖化、发酵、蒸馏除酒精后的残留物及残液再经干燥处理的产物。DDGS为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含蛋白质18%~45%,脂肪 8.0%~13.7%,粗纤维7.1%~8.0%,钙0.2%~0.4%,磷0.6%~0.8%。其中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稍高,色氨酸、赖氨酸明显不足。DDGS 的亚油酸含量较高,可达2.3%,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良好来源。 DDGS含有大量水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E,并且在发酵蒸馏过程中形成未知生长因子[8]。DDGS以其高蛋白、高有效磷、价格低廉、产量大、安全性好的特性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原料,在畜禽及水产配合饲料中通常用来替代豆粕、鱼粉,添加比例最高可达30%,并且可以直接饲喂反刍动物。
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选择应所在地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就近便利,经济合理地选购。饲用酶制剂的广泛使用及各种新型加工工艺的采用,为克服非常规原料的缺点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必将有力推动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
5·加强管理、减少浪费
生产中,饲料浪费量约占全部饲料消耗量的3%~8%,甚至达10%以上,减少浪费是控制饲料成本的关键。产生饲料浪费的环节很多,如饲料配方不合理、原料质量缺陷、采购环节存在不足、贮存条件不当、饲喂过程中的过量损耗等。因此,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5.1 科学的配方管理
根据原料、产品的市场行情及动物的生长阶段、状态及时调整配方。
5.2 控制原料购买成本
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原料采购制度,规范原料质量标准,本着就近及确保原料的质量的原则,尽可能降低购买价格。
5.3 规范仓库管理
良好的饲料仓库管理将降低饲料的损耗。完善饲料及原料的保管条件,确保在整个存放过程中无潮、无霉、无鼠、无虫、无污染。
6·结论
有效控制饲料成本是养殖业获得良好效益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动物生产从业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鉴于形成饲料成本的复杂性,我们需要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以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为标准,多种措施并举,切实降低饲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