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雏鸭。鸭在发病后肝脏病变严重,且出现极高的死亡率,给鸭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旨在为养鸭场提供一些预防本病的参考。
本病的发生多由于饲养条件不当,鸭不能从饲料中获得充分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管理不良,生存环境阴冷潮湿,饲养密度过大[1]。一旦鸭场发生本病,会造成雏鸭大量死亡。
1、病原简介
鸭肝炎病毒(DHV)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2]。病毒粒子的直径大小约为20~40nm。病毒具有3个血清型,通常在国内流行多为1型。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氯仿和乙醚中长期存活,对pH3.0的酸性环境也不敏感。当温度为56℃时,仍然可以存活超过1h,但其在氢氧化钠和福尔马林中会迅速失活。
2、流行情况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在鸭的孵化季节发病率会有所上升,南方多在春秋两季,而北方多发生在春夏两季。本病的发生还与饲养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鸭和隐性感染的鸭,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易感动物为鸭,不会感染鸡和鹅等动物。雏鸭的感染和发病率最高,通常7d内的雏鸭在感染后病死率能够达到95%左右。8~20d的雏鸭在感染后病死率会迅速下降,为50%左右,超过20d的鸭在感染后病死率非常低。
3、临床症状
鸭在感染病毒后潜伏期较短,通常在3~4d就会发生大群发病和死亡的情况。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垂头呆立、闭眼嗜睡,还可见其排出的粪便呈现水样,多为灰白或绿色。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鸭会很快出现神经症状,表现共济失调,身体不断向一侧摔倒,而且不断出现抽搐,有时可见病鸭出现角弓反张的情况,腿不断向后伸展。表现出这种情况的病鸭会在30min以内就出现死亡。病鸭在死亡前可见尖叫,喙部和爪部呈现暗紫色。
4、病理变化
对病死鸭进行剖检,可见其病理变化多在肝脏,表现为肝脏有肿大和出血,外观呈现出黄红间隔状,有的肝脏出现水肿,在表面有出血点,多呈点状。胆囊内充盈胆汁。脾脏也可见有肿大,且有类似于肝脏的斑纹。有时在肾脏可见有肿胀和出血。在心肌部位,可见其外观变为煮熟样。有的病变还出现心包炎和气囊炎,在其中含有大量的浅黄色的液体和一些纤维素样物质沉淀。脑膜会有充血、出血和水肿的情况。有的病鸭会出现胸腺、法氏囊等器官肿胀和坏死,有时还表现为出血。近期发现本病还可以表现为胰脏出现明显病变,外观呈黄色或淡黄色。
5、诊断方法
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病理变化的检查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中包括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技术。中和试验是诊断本病的权威方法,也是最经典的方法。其中又包括3种试验方法,即鸭(鸡)胚中和试验、雏鸭中和试验、病毒适应细胞中和试验[3]。我国将雏鸭中和试验确定为本病的诊断判定技术。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诊断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不利于进行快速诊断。琼脂扩散试验是用感染的鸡胚组织制备出抗原,而后将这种抗原和兔抗DHV血清进行试验。本方法较为简单,但敏感性不够高,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不利于确诊本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试验的敏感性,是当前应用较多的一种诊断技术。PCR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准确检测出病料中存在微量病毒,但本方法对条件和技术操作要求相对较高,不利于临床确诊。
6、防治措施
6.1 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以应用疫苗为主,常见的有3种疫苗。接种后均有良好的保护力,但由于病毒主要危害雏鸭,常在接种后还未产生抗体就已经感染发病,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发病。所以可以通过对种鸭进行接种,这样可以使得雏鸭出生就具有母源抗体,能够抵抗本病的发生。预防本病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水平,确保雏鸭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同时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6.2 治疗 本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所以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配合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以应用具有抗病毒的中草药和方剂进行治疗,常见的有蟾蜍、金丝桃素、芦荟等均对本病毒具有杀灭作用,还可以应用中草药方剂如清瘟败毒散等治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