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鼠”年中穿越过来的肉鸡和肉鸡产业,能不能在2021年真正飞到“牛”背上去?这是最近很多业内人士聚精会神思考和讨论的热门话题。现在谈肉鸡,已经不仅仅是“快大型白羽肉鸡”那么单一了,还包括“黄羽肉鸡”(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817肉杂鸡”、地方肉蛋兼用型土鸡等等。
白羽肉鸡
从种源上来看,2021年父母代依然很多,依然需要去产能,否则就不可能看到好的行情。白羽肉鸡去产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集团公司、一条龙企业和规模化养殖场之间的博弈,会涉及多个专业、多种人才、技术、经营、管理、资本等等,这些都会直接与成本相关联、与风险和优势相呼应。白羽肉鸡在肉鸡中是饲料转化效率最高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也是最先进、最成熟的。鸡肉属于白肉,尽管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健康消费,依然要面对消费萎缩和迟缓的窘迫,饮食习惯需要改变、改变需要更多的时间。越是年轻人,越是喜欢吃鸡肉,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系列,比如鸡翅、鸡腿和鸡产品的烧烤系列。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确定的是白羽肉鸡依然会有半年的时间饱受疫情骚扰,在高风险中坚持,真的是不容乐观;至于行情如何,那得看拼杀的激烈程度,行情起伏越大,拐点出现得越早。老虎和兔子打架,一会的事;老虎和狮子打架,肯定是两败俱伤,需要更长的时间;当产业受到大资本驱动和控制的时候,竞争真的是拼命,充满了血雨腥风。另外,肉鸡肌—胃腺炎、支气管栓塞、多种类型的禽流感、各种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二重感染等,都在潮起潮落中侵蚀着养殖户的利润、利益和肝胆,何况还有意想不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不管是主动去产能、还是被动去产能,都会面临太多的无奈和失败,这里的失败不仅仅是养不好的问题,也包括养好了也会赔钱的问题。记得2018-2019年有人曾和我说:赵老师,我们养不好都能赚钱。我告诉他:很快你就会知道养好了也有赔钱的时候。规则受规律控制,规律就是供求。
黄羽肉鸡
从良种繁育、发展规模和势头上来讲,已经和白羽肉鸡不相上下。目前来看,黄羽肉鸡更适合南方的气候和消费习惯,出于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农贸市场次第关闭以后,谁杀、在哪杀、怎么杀?成了一个十分迫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冷链是肉类食品安全的保障(新冠疫情期间进口冷冻产品除外),不管是屠宰、预冷、冰鲜、还是冷冻,都需要与之配套的资源,这个资源牵扯面很大,需要一段时期过度,这种过度需要配套建设和大投入。黄羽肉鸡有区别于白羽肉鸡的特点,那就是其独特的色香味和消费认知,比如白切鸡、炒鸡、炸鸡、各种调理、风干、煲汤等等,这种认知和趋势可能会向北方和全国蔓延,就像很多北方人喜欢上了米线和米饭一样。随着产业发展和升级,黄羽肉鸡也会从散养、圈养、网养,向笼养过渡。黄羽肉鸡的育种、饲养管理、生产水平也会向更高层次迈进。黄羽肉鸡将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迅速向适度规模化、绝对专业化、良性产业化升级与发展,但一定要汲取白羽肉鸡产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力求做得更专业、更好,走得更稳、更远。同时黄羽肉鸡产业一定要学会走有计划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避免更多的盲目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心永远都比胃大”,泛滥了一样成灾。
817肉杂鸡
严格来讲817肉鸡算不得品种,更谈不上是良种,充其量就是杂交一代,而且都属于民间“艺术”,817父本和母本也不固定,应该是“父母代肉公”+“商品代蛋母”的组合,这种组合最大的问题是种源不固定、不稳定,这种商业行为还谈不上专业化。在商业模式操作下,“肉公”未必就是父母代肉公,“蛋母”却是普普通通的商品代蛋鸡。817肉杂鸡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和广泛发展,一定有它的道理,那就是顺应了部分消费和食品加工的需求和趋势,有着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817的产业化,受制于疫情(源头缺乏净化措施,垂直传播的病太多)和行情(养多了也是个麻烦,也面临去产能的压力),只有做好了源头筛选、净化(检查、检测、选配),只有配合好产业升级(专业化基础上的适度规模化、阶梯式笼养),才能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降低成本,扩大竞争优势。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有时候,好吃只是一个方面,愿意吃、吃得起、吃出健康更重要。
地方土种鸡
在中国,民间家禽基因库非常多,有广泛的基因资源和丰富的地方品种、地方良种。这些地方鸡种,都有各自的社会认知度、也有美誉度非常好的消费渠道。“地方”品种,最大的“局限”就是“地方”,少了,就抢手、就值钱;多了,就滞销、就亏本。目前来看,地方品种,就是适合走小规模高端零售的路子,一旦形成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就不好消化,就会砸在养殖户手里。
肉禽发展思路
展望肉鸡未来,必须从大的方面研究供求、研究产业和产品结构、研究替代品消费互动、研究进出口贸易、研究社会消费趋势(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潜力),只有跳出行业看行业,才能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我们不能一味地鼓吹和倡导无限发展的理念,而是要用“动态平衡”的理论来指导未来整个肉鸡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所谓平衡,就是产能和产量平衡、产量和销量平衡、销量和消费平衡。同时要结合国民消费习惯和习惯演变之趋势,多关注鸡肉与猪肉、鸭肉、牛肉、羊肉、海鲜、水产、鸡蛋、牛奶消费之间的消费序列和权重。舌尖上的美味也需要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动态平衡。未来大数据下的畜牧生产计划,就是要维持一个总体平衡,生产、消费、生态、升级之间的平衡。平衡发展,有惊无险,这也是健康养殖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