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产品知识
栏目类别

为什么你的饲料需要预消化?

在当前饲料行业的发展形势下,行业内人们耳熟能详的热词总是围绕着无抗、发酵、生物技术,又或者是电商、互联网+、智能畜牧业等,对于预消化似乎总是不冷不热。现阶段通过发酵、酶解、膨化等技术预先对原料进行处理,以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为目的,都是饲料预处理的范畴,其实预消化也是一种预处理的方法,只是较其他方法更系统。那么,什么是的饲料预消化技术呢?

  饲料预消化技术是指在动物机体外,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进行特定的系列加工处理,使原料中不能消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能被动物消化的营养物质,难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转变成动物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且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杂质含量,增加饲料中的有益因子,以达到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和促进动物营养保健的新型饲料加工技术。

  在现代饲料工业生产中,优质原料匮乏、主要常用植物性原料(豆粕、玉米等)高度进口依赖、动物健康与福利广受关注、绿色养殖呼声渐高等现象对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考验日益严峻。所以,不断进行技术强化以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饲料工业的重要任务。而通过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预消化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

  1、肠道健康需求

  “养殖就是养肠道”现今已成为业内人士公认的观点,充分说明了肠道健康在动物养殖中的重要性。小肠不仅是动物对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中占据重要地位。动物体约70%的免疫器官在肠道,小肠上皮内含有的上皮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节,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可对进入肠道的日粮抗原进行加工和识别,以免引起对机体有害的过敏反应。

  动物幼龄期是肠道开始发育并逐渐健全的时期,微生物区系逐渐形成,但这个阶段也是肠道最易受损的时期。因为食源的忽然转换,离乳造成的心理创伤,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幼龄动物遭遇多重打击继而引发疾病等。在动物生产中,断奶初期是腹泻的高发期,而且较难治愈。如若在动物疾病或者应激情况下,提供一种应激营养的迅速补充来源,减少机体体储的大量损耗,促进动物疾病期的机体机能快速恢复,则可缩短病程,加速康复。

  其实,所有肠道损伤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语,即过敏。前面提到小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避免引起过敏,但为什么过敏还是发生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日粮中存在的抗原数量太多,导致小肠无法完全识别,机能被破坏,进而导致肠道无法正常识别进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虽然现在的饲料中添加了很多用于改善肠道健康的产品,但仍然很难从根上解决肠道损伤引起的疾病,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添加量问题,受成本所限,很多添加剂在饲料中根本达不到足量添加,虽然在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法全盘发力;二是动物自身原因,某些有益菌群虽然对肠道有保护作用,但不是肠道原生菌群,无法在肠道定植,动物食入后经代谢过程最终被排出体外,只能通过日粮源源不断地补充才能实现其益生作用。

  兵法有云:“擒贼先擒王!”,其实在动物的养殖中,此法同样适用。找到源头,遏制源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既然造成动物肠道损伤的源头在于抗原,就要从抗原上下功夫。饲料中的抗原有哪些呢?在卫生指标监管非常严格的情况下,细菌病毒已然没有生存空间,不足为惧,导致过敏的真正原因是日粮中的抗性成分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利用,换言之即是日粮的消化率。

  我们都知道,在婴儿辅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是配方米粉。为什么选择配方米粉?一是因为其主要原料小米、大米的消化率较高,二是复配后营养组成更全面。为什么不直接给婴儿吃米饭,而要制成米粉呢?除了考虑婴儿的肠道娇嫩,需要更为细致的呵护,还要考虑消化速率的问题,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加工而成的米粉无论从形态上还是理化性质上都发生了改变,消化速率也得到了提高,使其更适合婴幼儿的肠道发育。

  在幼龄动物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配制日粮时需在两个方面共同发力:一是选择抗原少消化率高的原料,二是对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抗性因子,提高其消化率。但在动物生产中,优质原料一直是匮乏的,所以如果通过饲料预消化技术,对其食用的日粮进行相应的处理,消除抗原,提高消化率和消化速率,则可在源头上控制幼龄动物的营养源性应激,促进肠道健康发育,高效利用营养物质,保护肠道免疫功能正常发挥。

  2、降低成本需求

  对于动物营养配方师而言,在保证饲料报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饲料成本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但如何在有限的100%的配方空间中将利益达到极致,就必须考虑两点:即原料的可选择性和原料之间的价差。

  目前,国内优质饲料原料始终处于匮乏状态,尤其是优质蛋白原料,常规原料又有很多具有进口依赖症,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配方师们似乎总是少那么一点超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原料价格方面,优质原料的高大上与饲料利润微薄的现况也总是门不当户不对,用起来让人觉得心在滴血。以鱼粉为例,在近期价格稳中略跌的形势下,每吨仍在万元以上,让配方师们又爱又恨。

  如何在如此形势下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研?咳嗽碧岢隽嗽は睦砟睢<赐üD舛锾迥谙璧奈锢砗突б蜃樱承┧橇贤ü⒔突蛎附夥纸饣蚪到獬尚》肿拥墓獭>は际醮淼脑显谙噬辖写蠓嵘Q芯勘砻鳎ü逋庀亩蛊煽商岣呦试?1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日俊教授认为,对蛋白饲料进行体外消化,是具有多重效益的可提供易消化、高吸收、高利用的蛋白原料的方法。通过饲料预消化,可以大幅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高品质饲料尤其是优质蛋白原料的使用,降低配方成本,保证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提高生产性能,可谓一举多得。

  3、 绿色养殖需求

  近几年,出于对食品安全、环保要求、生物耐药等多重因素的考虑,在动物饲料中禁抗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也逐渐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制约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但抗生素限制了,无抗饲料营养的基础研究却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动物的生产水平得不到保障该怎么办?虽然市场上叫喊着能替代抗生素的产品种类繁多,抗菌肽、微生态、寡糖、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等,但无论哪一种产品都很难完全替代抗生素,其间竞争和依存的关系难以确定,综合替抗方案难以形成。因此,如何通过配方技术对营养进行合理调控,使动物健康生长才是无抗饲料时代的理想解决方案。

  日前,有报道指出美国的肉鸡生产和加工商Allen Harim对外宣布公司已经将家禽饲料配方调整为100%的植物性饲料配方,以寻求停止或限制使用家禽抗生素。我们都知道,植物性饲料的利用率要远低于动物性饲料,其中的抗性成分是限制植物性饲料利用的主要因素,但在饲料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则更具优势,因此,高效利用植物性饲料的关键在于预处理,使其成为更易于被动物吸收和利用的预消化产品,同时在营养的搭配方面做更多的研究,某种或多种抗生素替代品合理配合使用,已达到符合动物营养与健康的综合要求。

  现阶段,环保事业已然成为畜牧业的头等要务,注重养殖环保不只要关注抗生素污染、还有饲料中的金属元素污染、饲料未消化完全的带来的有机源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的发生同时也是另一个问题的显现——浪费。金属元素的污染多来源于饲料里过量添加的矿物质,如高锌、高铜日粮等,可通过限制用量控制。而因未完全消化造成的有机源污染,并不能单纯靠限量就可控,还要综合考虑动物的营养需要,营养素配比是否平衡,原料消化率等诸多因素。在现代配方技术中,前两者已不算难点,后者才是关键。目前的饲料加工工艺中,对原料的处理还不够精细,很多原料并没有发挥出其最高性能。以饲料中添加的淀粉为例,如果不进行糊化处理,其与动物体内的α淀粉酶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而淀粉的晶体颗粒是不能直接被动物利用的,所以配方中以淀粉计的能值虽高但利用有限。因此,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处理之后,其使用效价得到显著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由此可见,应用各种手段提高饲料消化率将是饲料工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而如何合理的运用好预消化技术,为饲料业带来更多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将是重中之重。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