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管理智慧
栏目类别

IPO监管趋严,谨防借壳炒壳重新升温

步入2021年以来,关于IPO监管趋严的话题颇受市场的关注。此前IPO问询往往只有一轮到两轮,如今三轮或四轮问询已成常态;撤回IPO申请材料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与原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拟IPO企业辅导验收从严等现象,客观上讲,也意味着IPO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能够提供佐证的还有IPO现场检查与IPO堰塞湖的出现。虽然目前IPO现场检查已成常态化,但检查企业数量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此前开展IPO现场检查时,抽查的企业数量往往只有5家,如今已大幅提高至20家。5家与20家,显然不仅仅只是数量上的增加,个人以为,更凸显出IPO监管的一种态度。
 
    IPO堰塞湖方面,虽然说多年以前也出现过,但步入2017年四季度后,随着“审核从严”以及对发审委委员实行“终身追责”举措的实施,此后排队企业曾下降至300家以下,从而步入“2”时代。而随着IPO常态化,以及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开启试点,IPO本不应出现所谓的堰塞湖,但目前排队企业重回700家左右的高峰。在这一背景下,IPO监管趋严同样有实际意义。
 
    但是,IPO监管趋严也容易引发多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重组上市(亦称借壳上市)升温;其二即是重燃市场炒壳热情。IPO堰塞湖的出现,将导致排队企业审核、上会、挂牌时间的延迟,这对于那些有时间要求的拟上市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比如某些企业会与战略投资者签署协议,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实现上市,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近期中电电机、弘宇股份就分别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标的方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重组上市。其中,中电电机重组方北清智慧曾与战略投资者签署协议,一旦北清智慧未能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上市,那么战略投资者可以要求该公司回购股权。相对于排队等待审核上市过程冗长,重组上市无疑是实现规定时间内上市的最佳途径。
 
    而今年以来市场对于壳资源的炒作也堪称如火如荼。随着市场投资理念发生改变,以及退市制度不断深化改革,近几年来垃圾股、质地平平的个股估值中枢开始下移,这也是面值退市成为上市公司退市主流的主要原因。不过,今年以来披“星”戴“帽”簇却遭到市场的爆炒。比如今年以来,在短短的37个交易日内,*ST众泰有27个交易日涨停;*ST中新出现19个涨停,此外像*ST赫美、*ST环球、*ST新光、*ST实达等个股从1月至今区间最大涨幅达到80%以上。像这类披“星”戴“帽”簇个股,根本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可言,而且面临着退市的风险,但却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根本原因在于投机资金对于壳资源的炒作。
 
    重组上市虽然为制度所许可,但从现有案例看,某些上市公司被借壳后,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往往仍然会步入垃圾股的行列。而且,重组上市对于排队企业而言,也难显公平。炒壳的危害性更大。大肆炒壳的背后,留给市场的只有“一地鸡毛”。
 
    因此,防止重组上市与市场炒壳行为的重新升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目前重组上市奉行与IPO等同的标准,但只是考核条件的等同,包括盈利能力、股本状况等,而程序上并不等同。像拟借壳弘宇股份的博克森,2017年从新三板摘牌后就步入上市辅导期,但一直无法验收,也导致其IPO进程受挫。但重组上市由于不需要经过辅导验收的环节,因此能够规避其中的风险。因此,重组上市与IPO标准等同,需要全方位等同,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如此才是公平的。
 
    对于市场疯狂炒壳行为,有必要严厉打击。疯狂炒壳的背后,都是投机资金在作怪,个中往往不无操纵市场的嫌疑,否则,在基本面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情形下,像*ST众泰27个涨停、*ST中新等19个涨停又如何解释呢?个人以为,对于疯狂炒壳中操纵市场的行为,除了行政、经济处罚外,还需要刑法伺候。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