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疾病防治
栏目类别

猪胃肠炎的病因及中西药防治

猪胃肠炎主要是猪胃肠表层及深层组织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一种胃肠病,由于胃和肠相互的密切关系,胃肠的炎症多数是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猪胃肠炎主要分为原发性胃肠炎和继发性胃肠炎,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是因长途运输应激反应、病毒、细菌、饲喂发霉变质的饮料、饮用污染的水源、环境卫生差、气候突变等因素引起,导致体质下降最终引起发病。该病是养猪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是以腹泻、腹痛、呕吐、脱水及消瘦为症状,该病发病率较高,致死率较低,容易给养猪企业造成一定损失,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发病机理

猪胃肠炎主要由炎症引发,初期猪的小肠及胃出现一定病理变化,并且会刺激迷走神经,

使迷走神经积极性强化,从而加快胃肠蠕动导致胃酸过多,大量的酸性物质和炎症造成小肠黏膜病变,从而导致胃幽门过早收缩或者是长时间收缩,之后,其交感神经会受到刺激其兴奋性会不断增强,从而导致胃壁弛缓,进而导致小肠蠕动减弱,大大削减了分泌物的产生,分泌功能也会不断减弱,此时还不会发生腹泻,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大肠由于可以正常获取水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引起腹泻,伴随着炎症的不断加剧,大肠就会受到波及并且表现为肠炎,如果刺激肠道,使其蠕动速度加快,分泌物也逐渐增多,就会发生腹泻,出现肠肌出血和肠肌坏死等情况,体内分泌出丰富的碱基、电解质等,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的缺盐、缺水及酸中毒等,若胃肠炎进一步加剧,会导致胃迟缓或麻痹,使大量的体液在肠道内而形成气体,引起积水和胀气,随着机体对炎性物质的吸收,逐渐开始出现中毒症状,随之引发休克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二、病因分析

1、环境因素。气候的突变,早晚温差大以及长途运输等,导致猪的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环境潮湿,环境卫生差等,没能及时采取良好的保暖及防潮措施,这样就会导致圈舍温度下降,因而引起胃肠炎病的发生。

2、饲养管理。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冰冻的饲草等也是引发猪胃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突然改变饲料或饲喂变质饲料可引发胃炎,另外,饲喂不干净的饮用水,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从而诱使胃肠炎的发生[5]。

3、管理因素。养殖工作人员不能细心地对养殖场进行管理,忽视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忽视了营养的均衡,忽视了日常的消毒及保健工作等。

4、疾病因素。长期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紊乱,使其发生严重的胃肠炎,另外,猪副伤寒、肠道寄生虫或消化不良等疾病也可继发猪胃肠炎病的生发。

三、临床诊断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病例则有弓腰、不安及腹痛等症状,触摸腹部,有紧张、敏感的特征,胃肠炎主要呈卡他性,十二指肠和胃部发炎,并伴有消化不良,排出较多黏液样的粪便,或小肠患有严重的局限性病灶时,均可引发呕吐,个别猪患结肠炎时,可发生先急后重,粪便呈稀糊状或水样,甚至个别猪的粪便呈胶冻状,并带有黄色黏液和气泡,气味腐臭,若腹泻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迅速消瘦,电解质丢失,排尿量减少,并导致水盐代谢发生紊乱,致酸中毒,其至个别患猪发生直肠脱出,病猪肛门周围黏满粪便。若是小肠出血性的肠炎,其粪便则呈黑绿色或红色,若是大肠出血性的肠炎,粪便会有血块。

四、鉴别诊断要点

1、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发病日龄,发病季节,病理变化及饲喂情况等可做出初步诊断诊断,但是要注意与猪胃肠炎在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疾病,因此诊断时要注意鉴别诊断。

2、鉴别诊断

2.1 胃肠卡他。胃肠卡他病猪表现为精神萎靡,其体温不会上升,仍有食欲,发病初期发生便秘,排出粪便较为干燥,随着病情发展,排出稀糊状粪便,肠音亢进,甚至眼结膜充血,直肠脱出,全身症状并没有胃肠炎严重。

2.2 猪食道口线虫病。猪食道口线虫病与胃肠炎病相似之处都是体温没有明显上升,食欲减退。区别在于猪食道口线虫病猪明显消瘦,粪便检测时能见虫卵,用药物后,虫长度约8~11毫米,解剖可见大结肠存在结节,且破裂后会形成溃疡。

2.3 棉籽饼中毒。棉子饼中毒后,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1℃,弓腰,粪便先干后稀并且带有血,眼结膜充血严重,尿液量减少且色浓,偶尔有呕吐症状,呼吸急促,流鼻涕,肌肉震颤,耳根皮肤发紫,胸腹下水肿,部检可见肝脏充血肿大,有血性炎症,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肿胀。

2.4 马铃薯中毒。中毒后初期兴奋狂躁,食欲减退,有腹痛症状,下痢便血,呕吐,全身渐进性麻痹,瞳孔散大,呼吸微急促,皮肤产生红色的疹块。

五、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严格执行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及时清理圈舍内外,及时清洗圈舍,确保圈舍干燥卫生,严格执行猪场消毒工作,每个月不定期至少消毒5次以上,在日常管理中,要尽量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在早晚温差大的地区,气温交替变化时要注意加强圈舍保暖,圈舍内保持通风换气,加强饲料的管理工作,严禁发霉变质的饲料进场,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给猪群提供新鲜饲料,适时适量补充维生素,特别对于初生仔猪,尽早使其吃上足够的初乳,增强猪体抗病免疫力。

1.2 免疫预防。按照猪场制定的免疫程序,适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妊娠母猪在产仔前35~7天时接种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疫苗,以使后代得到母源抗体而建立被动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使其形成较强的主动免疫力。

2、治疗措施

2.1 发病后及时隔离。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时严格进行消毒,以确保圈舍干燥卫生,专人看护,加强护理,根据猪的症状,合理用药。

2.2 若确认为急性胃肠炎,首先进行绝食一天以上,为防止大量饮水后引起呕吐,控制饮水量,待病情有所好转后,饲喂些流食,以逐渐恢复其正常食欲。

3、治疗措施

3.1 西药治疗:

先灌服1000毫升生理盐水+5克鱼石脂+100毫升液体石蜡,以促进肠内容物排泄,从而清理胃肠内的毒物,保护肠黏膜。土霉素50毫克或诺氟沙星10毫克,10克活性炭或10克矽碳银,2次/天,用于杀毒并吸附。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30万IU庆大霉素,或肌肉注射20毫升安乃近,2次/天,或者肌肉注射6~8毫升复方大青叶针剂,2次/天。止血:肌肉注射3~4毫升维生素K3或者6~8毫升安络血,2次/天,止吐,可肌肉注射1毫升阿托品或者2~3毫升胃复安针剂,2次/天。若患猪发生脱水,可静脉注射1500毫升糖盐水+10毫升 10%安钠咖,或10毫升 10%樟脑磺酸纳,5毫升 25%维生素C用于补充体液,若有酸中毒,可再添加50毫升 5%碳酸氢钠。

3.2 中药治疗:

中药组方:黄柏、苍术、陈皮、枳壳各100克,白头翁、甘草、茯苓、厚朴各50克,五倍子、龙胆、大黄各20克,煎煮后灌服,待症状减轻后,再用健胃散20克,人工盐20克,分3次内服,该药方能提高疗效,避免复发。

六、小结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该病重在预防,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给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严格生物安全制度,适时接种相应疫苗,增强猪群体质,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规范,不可盲目、超剂量用药,以避免药物中毒。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