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饲料研究
栏目类别

规模猪场产房的科学管理

近年来,生猪养殖业由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快速转变,尤其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家各项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出台,加之高猪价区位运行,积极推动了各地兴建猪场的积极性。大集团更是为了扩大规模,纷纷建设楼房猪舍,加速了现代化生猪产业的发展,使得生猪产能快速恢复,规模化、标准化、智能自动化、数字化生猪养殖场占比显著提升。为此养猪从业者不但需要快速提高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而且要把生物安全防控建设细化到每一个阶段,才能在非洲猪瘟常态化形势下保证猪场的安全生产,也才能充分发挥单头母猪的生产潜能及可利用周期,充分提升猪场的规模效益。产房的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母猪的健康、健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重及母猪的断奶发情间隔和利用年限,每一项指标都与猪场的效益息息相关。在此,笔者就中大规模猪场产房管理阐述观点,以供业内共同交流学习。

产房管理建议把控好四个方面:员工管理、产房生物安全防控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这四个环节是确保产房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为此猪场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管理规范化到每一个环节,根据所饲养的品系品种合理制定预期生产成本指标及产能指标,如:断奶后母猪发情率、断奶仔猪成活率、断奶均匀度、断奶重等,指导和激励员工的责任心,确保各项生产目标实现。

1 员工管理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形势下,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产房数量及批次生产母猪头数合理确定工人人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猪场还必须考虑工人的文化素质,实际生产当中一些大集团的大规模猪场生产人员学历至少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已经很难胜任并完成工作。

1.1 做好员工管理工作,实现生产管理目标最大化

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场长或组长应该负责所有产房的管理工作,对各单元员工的管理及技术指导、记录汇总生产数据、总结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解决等;单元产房工人负责做好进猪前后产房的彻底清洗消毒工作、母猪转群、待产母猪分娩观察、接产、仔猪预防注射、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护理、产房的防寒保温通风等环境控制工作,并及时反映发现的问题。

1.2 做好员工技术培训,确保高质量开展工作

培训是员工成长及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生猪养殖业专业化程度很高,入职后必须经常开展技术培训、实操培训,“培训培训再培训,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充分掌握整个产房的管理,操作流程,母猪、仔猪的管理重点及注意事项,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得心应手开展工作,完成业绩考核指标。同时培训也为新老员工搭建互相认识及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新员工融入团队,避免出现孤单不愿意干的情绪而离职。

1.3 明确生产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

目标任何时候都是指引人前进的路标与航灯,在产房生产管理方面同样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比如制定PSY、窝均断奶头数、断奶重、断奶后母猪发情率等具体指标,让员工有前进的目标,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制定奖惩机制并如期兑现,激励员工更上一层楼,实现比预期生产指标更高的目标。

2 产房生物安全防控管理

产房舍内舍外生物安全工作是否科学、严密、彻底,直接关系到本批次上床母猪及所产仔猪的健康,尤其是控制非瘟、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等重大疫病的关键。

2.1 进猪前产房的清洗消毒

产房上批猪空栏后,认真清理物品,对栏舍产床、器具、墙面、地面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一般按照冲洗——消毒——冲洗——消毒——熏蒸消毒——火焰枪高温消毒,每一步做到彻底无死角。具体流程:清洗干净后,然后再用烧碱水认真彻底冲洗,再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再用消毒药消毒,喷洒猪舍走道和墙壁,干燥后密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4小时。进猪前1天,再用烧碱或石灰乳喷洒舍外,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4小时,通风后,火焰枪高温无死角消毒栏舍及设备,然后进猪。

2.2 饮水系统的消毒

用消毒药浸泡消毒饮水系统,尤其应该选用对非洲猪瘟病毒敏感的消毒药。如该产房发生过重大疫病,如疑似非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病毒性腹泻等,则要重复消毒2次,并延长空栏期。

2.3 建立转栏通道,对母猪进行消毒

根据配种记录,待产母猪一般提前5~7天进入产房,经过专门转栏通道,根据季节,用温度合适的水喷洒或刷洗,再用无刺激的消毒药喷洒消毒,然后进入备好的产房。

2.4 产后定期消毒,保证舍内生物安全

每周舍内常规消毒2次,消毒同时注意湿度控制,保持在65%~75%之间,做到大环境良好通风,小环境保温,哺乳期间产床不要清洗,保持清洁、干燥。

3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包括母猪(待产、生产、哺乳)及仔猪的管理。母猪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母猪产后健康、良好食欲,多产乳、产好乳,断奶时有良好体况并顺利进入下一次发情配种受孕;仔猪的管理目标是哺乳仔猪的健康、断奶成活率、良好的均匀度和断奶重。

3.1 母猪的管理

一般怀孕母猪临产前3~7天上产床,按预产期先后进行排列(优先考虑一、二胎猪放置通风良好的产床)。同时母猪产前3天必须减料,分娩当天停喂,避免腹压过大,生产困难及产后消化不良。

3.1.1 分娩判断。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细心观 察临产母猪的征兆,进行分娩判断,确保不出现差错。生产中可根据母猪腹围及预产期,加强观察,通常采用“四看一挤”的方法判断临产时间。一看配种表:产前3~5天,看预产期,提前做好准备;二看尾根:产前2~3天,母猪尾根下陷、松驰,阴户红肿,尾巴上翘;三看乳头:产前3~5 天,乳房胀大,乳头粗长,外伸明显,产前1~2天,“乳头要炸,不久就要下”;四看表现:产前6~12小时,母猪坐卧不安,阴户流出稀薄粘液,“频频尿,仔猪到”;一挤就是挤乳:一般前面乳头出现乳汁则24小时内产仔,中间出现乳汁,则12小时内产仔,若最后乳头有乳,则3~6小时内产仔。

3.1.2 接产前准备。产前用0.1%KMnO4水清洗消毒母猪的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位,同时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再次进行栏面、料槽、仔母猪饮水器消毒,备好消毒好的接产工具、准备好药物、检查保温设备是否正常等。

3.1.3 难产的处理。一般母猪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1~2小时后,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有难产史的母猪一般临产前1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对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可用手由前向后用力挤压腹部,对产仔消耗过多母猪可进行补液、注射缩宫素20~40国际单位,以上方法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的,应立即人工助产。

3.1.4 假死猪处理。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先将口鼻粘液或羊水倒流出来或抹干,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频率为20次/分钟,抓紧仔猪后肢倒提,拍其背臀数次,用硬物刺激其鼻孔等帮助恢复呼吸。

3.1.5 产后母猪护理。产房工人要随时观察产后母猪有无大出血、乳房炎、瘫痪等情况,及时反映并采取措施;对人工助产的母猪要清洗产道,加之药物消炎;检查胎衣数或脐带数是否与产仔数一致,判断胎衣是否完全排出,对胎衣不下的,可肌注已烯雌酚、催产素;对因难产导致产道损伤的母猪,给于1疗程7天的消炎治疗。

3.1.6 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产后及时清洗、消毒后躯。产后前3天限饲,饲料不能发霉变质,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以后逐渐加料,7天达到6千克以上,喂3~5次/天,保证奶水足,仔猪生长快,母猪断奶失重合理,7天发情率。母猪产后虚弱,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病,应采取必要的防病措施,对不吃料母猪可静注葡萄糖、VC等,哺乳期失重过多的母猪要提前断奶。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及时喝水,加轻泻剂预防产后便秘,夏季添加青饲料、拌湿料等可提高采食量。断奶前提前3~4天减料,可利于提高断奶前仔猪的采食量,并减少断奶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3.2 仔猪的管理

在整个饲养环节中,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最高,饲养管理最为关键,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和断奶重直接决定其生长速度。仔猪出生后,按照操作规范断脐带,在24小时内剪牙、断尾,弱仔可在2~3天后补断,及时补铁、补硒预防贫血,3~5天去势。

3.2.1 温度管理。在同一环境下母猪和仔猪需要的温度相差较大,刚出生的仔猪温度要求在33℃~35℃,而母猪在18℃~22℃,否则母猪会发生热应激,所以产房温度管理很重要。通常仔猪采用保温箱、红外线灯等保温设备来保证仔猪的适宜温度,1周内的仔猪吃奶后,饲养员要将小猪赶进保温箱,并让其形成“吃、睡、拉”定点的习惯。做到大环境通风降温,小环境保温,控制母猪、仔猪的生活环境。

3.2.2 保证吃上初乳。仔猪出生后1小时内要尽快吃上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疫力,吃乳前,每个乳头要挤掉几滴乳。出生后2~3天合理固定乳头,通常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乳头,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头 ,大的仔猪吸吮力大,可以刺激乳房,增加泌乳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度。

3.2.3 寄养。对于出现产仔多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产仔少或母猪体况差等情况,为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仔猪选择寄养,寄养的仔猪需在吃足初乳6小时后。对于产仔少的母猪,待哺乳1天后,仔猪全部寄养,5天后母猪转下产床,利于母猪早日进入下一发情期,对四肢有病、体况较差的母猪,仔猪也应早日寄养,利于母猪早日治疗和恢复。一胎猪要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一致,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出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应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养出去,为避免代寄母猪对小猪的排斥和攻击,可采取用寄母的乳汁擦抹待寄仔猪,或者撒点密斯托粉遮挡一下气味。

3.2.4 仔猪补料及断乳过渡。仔猪尽早补料可促进消化系统发育,为断奶后的正常吃料打基础。通常5~7天开始诱料,可采取把料投在母猪乳房、保温板或料槽上,让仔猪逐渐熟悉饲料的味道,撒料可从产后10天开始,应在母猪放奶时进行,工作中随时撒料效果更好,料要新鲜、清洁,勤添少喂, 2~4次/天。

仔猪断乳过渡,一般仔猪21~28天断奶,断奶前后3天用VC或预防消化不良药饮水,避免出现应激反应、腹泻等,母猪断奶前2天,进行适当控料(不可过度),过肥或过瘦母猪适当进行推后或提前断奶。断奶最好采用母猪下床、仔猪留床,且温度控制在26℃~28℃。断乳过渡还应注意母猪乳房炎的预防。

3.2.5 保证仔猪料槽干净、卫生,及时清理出粪尿污染的料,避免仔猪吃上污染料而影响健康。

4 疾病防控管理

在疾病防控管理方面,严格执行空栏消毒流程,确保空栏消毒效果,减少环境带毒风险。除了日常做好消毒、工人从生活区到生产区等的生物安全防控之外,通常要求工人认真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及隔离的措施。同时笔者认为采取“标识化”管理,对疾病防控,尤其是重大疫病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对异常情况栋舍、特殊猪只进行醒目的标识,对预防交叉感染及疫病发生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正常与异常单元的标识,这样可以提醒管理人员巡查时,避开或最后进入异常单元,采取固定饲养员,做好隔离的措施;发烧的母猪、肢体病的母猪挂什么标识,提醒工人如何注意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再如将产房的情况进行标识,在产的、小日龄的(1~14天),大日龄的(14天~断奶),这样就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在大日龄单元工作后,禁止重返在产单元,小日龄单元,工作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生物安全防控,注意防腹泻及交叉感染等问题。发生腹泻的仔猪挂标识牌,提醒工人先护理正常仔猪,腹泻床位的仔猪在下班前护理,然后出产房下班,并消毒工作服,再上班时换上干净工作服,就可以避免腹泻的传染。总之采用标识挂牌,对管理、尤其是疫病防控有很大的益处。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