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疾病防治
栏目类别

类NADC30毒株的致病特点与免疫防控要点

NADC30毒株是2008年由美国国家动物疾病研究中心(NADC)研究人员首次分离并命名。我国在2012年底检测分离到与美国毒株NADC30分子进化关系十分相近的毒株,如JL580,推测为引种引入。自2013年以来,PRRSV类NADC30毒株临床检出率逐步增长,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省市广泛流行,已经成为PRRSV主要流行毒株。蓝耳病毒在不同组织中带毒时间差异很大,而且传播途径多样,其中引入带毒猪占56%,病毒污染物(水、器具等)传播占21%,通过精液传播占20%,最值得一提的是PRRS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45%感染猪群离感染源在500米之内,2%猪群大于1公里。

NADC30的毒力为中等毒力,NADC30-like毒株不稳定,呈现出多变的特点(突变、缺失、插入),易与猪场现有的毒株发生重组、变异,变异后的毒株在毒力方面表现差异不同,个别接近国内HP-PRRS毒力,但总体上毒力仍然低于国内HP-PRRS的毒力。

针对商品化疫苗免疫在NADC30-like感染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TJM-F92和R98疫苗都能对FJ1402毒株提供部分保护,TJM-F92疫苗在减少临床发病、病毒血症等方面优于R98疫苗。类NADC30 HN201605毒力远小于HP-PRRS,TJM-F92免疫对HP-PRRS提供了非常好的保护,同时对类NADC30毒株HN201605也提供了不错的保护。

不同的蓝耳病疫苗(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对类NADK30毒株的保护力是否存在差异?目前PRRSV减毒活疫苗对类NADC30都能降低病毒载量,减轻临床问题,提供部分保护,灭活疫苗对野毒株的保护有限或者无效,TJM-F92疫苗提供的交叉保护相对较好(针对HP-PRRS、类NADC30)。

猪场应该如何做好类NADC30防控?防控NADC30-like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是做好疫苗免疫,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免疫前要了解猪群PRRS感染状态(阴性猪群、种猪群稳定/病毒不活动、种猪群稳定/病毒活动、不稳定),阴性猪群不建议免疫;针对种猪群稳定/病毒不活动的,根据猪群的情况进行免疫;针对种猪群稳定/病毒活动的和不稳定猪场,建议通过疫苗免疫达到稳定生产。同时,要确定病毒活跃的时间段,了解母猪是否稳定,是否在排毒,对仔猪的影响有多大?其次要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建议用一种毒株的PRRS疫苗,最好选择产生免疫力快、带疫苗毒时间短、毒力低、副作用小、毒价稳定性好的疫苗。

在做好疫苗免疫的同时,建议要管理好促进病毒活跃的其他因素,比如猪肺炎支原体、腹泻(PED)等的存在会促进PRRSV更活跃,同时猪舍湿度、密度大、通风差、转群应激、不能完整全进全出、营养缺乏、霉菌毒素污染、免疫抑制剂存在等也会促进PRRSV的活跃。因此,要严格生物安全,避免新毒株的引入,避免不同日龄阶段、不同免疫状态的猪群混群;最好实行批次化生产,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和空舍消毒制度,做好后备猪的引入工作,有条件的应进行分胎次饲养,以确保入群的后备母猪PRRSV处于稳定的状态。

要特别关注其他疾病的影响,比如ASF、PCV2、PRV、CSFV、MH、腹泻(PED/RV/大肠杆菌等)、霉菌毒素、细菌性疾病等,合理使用药物控制细菌感染格外重要,有条件的猪场实施净化是很好的选择。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