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疾病防治
栏目类别

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及防控

鸡传染性鼻炎(IC)近几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与以往相比呈现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程长、造成的损失大等特点。鉴于以上原因,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对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越来越重视。

一、近年来鼻炎的发病趋势及危害

二、新的流行特点

1、发病日龄拓宽

(1)小日龄化:10~16周龄,25周龄至高峰,两个阶段发病严重,且20~3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增加。

(2)300日龄以上的鸡发病率增加且死淘率高:以往150~300日龄的鸡群发病率高,死淘率高。但近几年300日龄以上的鸡群比以往发病率增加,并且发病后的死淘率高达10~15%,这可能与300日龄以上的鸡群抗体水平低有关。  

2、优势流行菌株在每年或不同区域呈动态变化

2019年A型、B型菌株为优势菌株,2020年A型、B型、C型菌株均有流行,2021年A型、B型、C型菌株均有流行,C型菌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3、临床非典型化病例增多

近期有些鸡群发生鼻炎后,临床症状不典型,无肿脸、流鼻汁等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死淘率增加。死亡的鸡肝脏包膜,卵黄性腹膜炎,往往只看到表征为大肠杆菌,延误了治疗。该病的诊断可重点检查鼻腔,如鼻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再结合大肠杆菌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重点怀疑鸡传染性鼻炎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4、引种、混群不当等也容易引起鼻炎的发病

以往认为鸡传染性鼻炎是条件性疾病,潜伏感染加上冷应激是导致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但近期发现一些没有发生冷应激的鸡群也可发病。

案例一:某817蛋种鸡场,100日龄引进了部分公鸡,公鸡并群后第5天母鸡发生典型的鸡传染性鼻炎。

案例二:某肉种鸡场,淘汰了一批老鸡,部分饲养员都参与了抓鸡,3天后参与抓鸡的饲养员负责的鸡群发生传染性鼻炎。

案例三:有些鸡群发病后死淘率达10~15%,部分笼子中的鸡全部发病和死亡。以上案例说明鸡传染性鼻炎感染普遍、危害大,引种、淘汰鸡等生物安全也是重要的防控环节。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鸡舍密封性和保温建设

冬季和春季是鼻炎多发的两个季节,冷应激是鸡群发生鼻炎的主要诱因。深层次还是与鸡舍密封性差,鸡舍不保温有关。因此加强鸡舍的密封性和保温能力的建设是预防鼻炎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通风是建立在鸡舍密封性和保温效果上的。希望有条件的鸡场要重视这两点建设。

2、科学通风

冬、春两季通风的目是主要是为了减少鸡舍内粉尘,降低氨气浓度,给鸡群提供新鲜空气。通过增加通风量来减少灰尘和降低氨气浓度的方法容易导致鸡群受凉。可以通过提高饲料粒度,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及时清理粪便等措施达到这些目标。因此冬、春或气温变化大的季节给鸡群提供最小通风量可以避免鸡群受凉,降低鸡群鼻炎的发病率。

3、免疫接种

实践证明,通过免疫接种确实可以降低鼻炎的发病率和减少发病后的损失,但要关注以下几点:

(1)疫苗种类:目前所用疫苗主要是含2个或2个以上血清型的多价苗。常用的有油乳剂灭活苗和水佐剂灭活苗两种。油乳剂灭活苗注射后免疫时间长,应答水平高,预温不良或反复注射有时会导致注射部位出现不良反应;水佐剂灭活苗注射后产生免疫力比较快,注射部位反应小,但抗体水平和维持时间低于油苗。

(2)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

(3)免疫注意事项:

①传染性鼻炎疫苗需要两次免疫。疫苗的保护率与鸡群的管理水平、应激和环境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

②不同血清型的疫苗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之间只能提供部分交叉保护,应选择与当地流行菌株一致的疫苗。

4、治疗四步曲

第一步:排除诱因(如漏风、通风量大等);

第二步:饮水中加多维素和免力健,提高鸡群抵抗力;

第三步:紧急接种鼻炎水苗;

第四步:药物治疗。产蛋期不允许使用任何抗菌素,如使用药物要做好用药期间鸡蛋的无害化处理。首选药物是磺胺类药物,连续使用两个疗程,避免复发。死亡率高的鸡群可采用头孢类抗菌素注射,一般连续注射两天,可降低死淘率。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