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的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逻辑,将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归类,排列,并加以分析。
文/安春雨
关键词:SWOT分析 新用法 战略管理工具 战略选择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工具。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并不存在SO、WO、ST、WT四种战略并存的现象。作为战略,只考虑SO这一种方式,至于威胁T、劣势W,其策略思考就是“避”与“补”,使其向SO靠近,不需要将威胁、弱势与机会、挑战一起构成四种战略模式。因此,如何“扬长避短”才是SWOT分析的主要方向。
SWOT分析时,应该将机会置于中心地位,威胁、劣势是导致机会(产品、项目等)失败的因素,优势是促成机会成功的因素。分析在优势加持下的机会收益和威胁/劣势影响下的风险,将收益与风险对比,判断“机会是否值得做”是SWOT分析的首要任务。
SWOT分析的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逻辑,将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归类,排列,并加以分析。这样的归类使得经营管理人员更容易思考并抓住企业(项目、产品)的关键要素,从而寻找到相关策略。因此,SWOT分析的逻辑方法是有价值的。
SWOT分析的新用法
SWOT分析新用法在矩阵形式上没有变化,只在分析内容、分析结论上有所变化(见表1),其中蓝底部分的内容,直接引用环境分析的结果。新用法的SWOT分析内容如下所述。
1. 机会概述
机会概述来自宏观分析和行业分析的结论。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定义机会。描述每个机会的定义,包括机会名称和功能、组成、商业模式、目标顾客及其需求分析、顾客痛点、价值主张、竞争对手与竞品状态等。对环境分析得到的机会线索,进行细化分析。
二是评估机会的发展前景。包括行业周期特征,应用场景,总体市场规模。
三是评估机会对企业的价值。比如技术带动、市场带动、产业集群带动等。
四是竞争要求,可结合KSF分析开展。
在有些SWOT分析中,只提出粗略概念的机会描述,这样粗略的机会描述,对实际经营的价值是有限的。机会最原始的线索来源于企业战略情报系统。宏观分析、行业分析、能力资源分析,只是找出与机会相关的威胁、优势、劣势。而SWOT分析着重找出威胁、优势、劣势对机会的影响。
2. 威胁分析
分析威胁对于机会的制约作用及对策,以及评估威胁带来的剩余风险。威胁是机会的伴随品,可以说没有机会就谈不上威胁。
威胁分析需借助KSF分析的结论。根据威胁与KSF的关联性,分析威胁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以及克服威胁的可能性、路径等,评估在采取措施后,威胁的剩余风险。其对机会的制约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法律法规的限制会直接导致机会被否决。
3. 优势分析
分析优势对于机会的促成作用。研究优势向竞争力转化的路径、方法,逐步形成竞争力,使得机会促使某个商业模式走向成功,这是优势分析的重要内容。优势及优势转化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结合KSF和竞争对手分析结果,分析公司未来需要培育的优势及优势整合路径,也是优势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优势是机会的致胜因子,是机会线索被采纳的决定性要素,因此也是战略决策中的核心依据。
优势分析的结果除了支撑战略决策之外,还为下一步如何竞争(即优势整合、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提供支撑,为设置战略主题/战略突破口提供依据。
4. 劣势分析
结合KSF和竞争对手分析结果,分析劣势造成机会致败的方式及影响程度,分析化解劣势的措施以及采取措施之后的影响。劣势的剩余风险主要体现在竞争能力不足,对市场占有率造成影响。
5. 综合分析
结合环境中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对S、W、O、T各项分析,评估每个机会的市场总容量及潜在发展价值、行业发展前景;评估由优劣势引发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力差距;评估机会在威胁/劣势剩余风险背景下的市场表现。
根据上述情形,综合评估项目剩余风险及可行性。并对机会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不可行的“机会”。
与传统SWOT分析方法的差异
1. 分析的内容不同
传统的SWOT分析大多以SO、WO、ST、WT等四种战略作为分析内容。
本方法将优势作为致胜因子,威胁和劣势作为致败因子。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关注如何发挥优势、提高机会在未来市场上的表现,如何避免和减轻威胁和劣势导致项目失败或效果下降,此方法倡导对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2. 来源不同
传统的SWOT分析,需要分析出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因此可以独立使用。
本方法认为机会、威胁、优势、劣势是环境分析的结果,SWOT分析直接引用其结果,因此,建议与环境分析配套使用。这样,在进行SWOT分析时,S/W/O/T是已知的,分析S/W/T对O的影响就成为SWOT分析的中心任务。
3. 结论不同
传统的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四种战略描述。
本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机会的可能性及其价值评估,以供下一步战略评估。
4. 适用对象的差异
传统的SWOT有时适用某个机会,有时适用整个企业。
本方法认为SWOT只适用于某个机会,不能适用整个企业,单一产品企业除外。因为不同的机会伴随不同性质的威胁、优势、劣势,将不同业务的威胁、优势、劣势放在一起会混乱不堪。比如,一个企业有两种业务:飞机制造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若以公司整体作为分析对象,两种性质不同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一起分析,容易混乱。
5. 相互关系看法不同
传统的SWOT分析中,机会、威胁、优势、劣势是平等的,所以可以排列为四种组合。
本方法认为机会处于中心地位,它与威胁、优势、劣势是主从关系。威胁是机会的伴随物,优势和劣势是机会的衍生物,同时并存。
6. 对机会描述方式不同
传统的SWOT分析对机会描述没有明确要求,语焉不详。
本方法要求,应当将机会尽可能概括清晰,包括产品名称、功能、组成、商业模式、关键顾客、价值主张、顾客痛点。只有将机会描述得更具象化,才具有战略论述的价值。
7. 与战略论述的逻辑关系不同
战略论述的中心任务可以概括为“定位、竞争、成长”,为了实现战略论述的任务,必然会涉及多种战略分析工具。
传统的SWOT分析,分析结果与战略任务看似相关,但关系不是非常清晰。
本方法中,STP分析负责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GE矩阵分析针对机会或产品选择,而SWOT分析则是利用环境分析中已经识别出来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分析得出威胁、优势、劣势对机会的综合作用,认清该机会在企业的发展前景、竞争地位,以及残存的风险评估等。上述SWOT分析结果为GE矩阵分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此外,SWOT分析还有竞争力差距的评估,这是制定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的参考依据。
进一步讨论
1. 战略论述过程的讨论
战略终极目标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战略制定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定位、竞争、成长。
如图1所示,制定的战略包括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其中总体战略指完成定位并确定战略目标。完成定位的步骤包括:准备机会线索、环境分析、SWOT分析、STP分析、GE矩阵分析等。
就竞争战略而言,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经典竞争战略有三类,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可以看作是差异化战略的一种特例,而集中化战略可以看作是差异化战略的手段。因此认为,竞争战略始终围绕差异化展开。
竞争战略从差异化设计着手,论述竞争力整合、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战略主题、战略突破口等,谋划赢得市场竞争的策略。
职能战略重点是培育优势、竞争力,分解、落实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
2. SWOT分析的任务讨论
作为重要战略工具,SWOT分析一般应用于总体战略,服务于战略决策。总体战略的重要任务就是完成定位并设定战略目标,而SWOT分析则服务于定位。为了做好定位,环境分析、SWOT分析、STP分析、GE矩阵分析等都是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
从管理实践来看,战略情报系统提供机会线索,机会线索包括现有的产业,还有与公司能力相关的潜在新机会;环境分析则是找出每个机会伴随的威胁、优势、劣势;STP分析主要是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GE 矩阵分析的任务则是业务(产品)选择。
这样看来,三大战略定位似乎已经完成,SWOT分析似乎没有价值。其实不然,因为环境分析涉及面太广,内容繁杂,不适宜对机会进行详细分析,仅仅只能识别出机会伴随的威胁、优势、劣势,给出机会“画像”。
STP分析中心任务是市场细分并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市场定位。在进行STP分析之前,必须要了解每个机会的致胜因子(优势)、致败因子(威胁、劣势)的影响,否则STP分析将面临庞大工作量或结果不准确。
综上所述,SWOT分析的任务就是利用机会“画像”,分析“致胜因子”和“致败因子”对机会的影响,为下一步STP分析甚至GE矩阵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据。
3. 战略选择与优势、竞争力的关系
战略选择指在足够的市场容量与己方优势的交叉区域内选择。但己方优势是否一定是竞争力,则不一定。战略选择时,可以没有竞争力、但绝不能没有优势。
拥有了竞争力就一定拥有能力方面的一种优势,但没有竞争力还可以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资金方面的优势、管理方面的优势。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才有意义,不能转化为竞争力的优势是没有意义的。
SWOT分析的任务是论述威胁、优势、劣势对机会的影响,输出成果是:机会的具象化描述、机会所在的行业发展前景(行业吸引力)、市场总容量及潜在的发展价值、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在威胁/劣势背景下的市场表现预期以及剩余风险。
以上论述与传统的SWOT分析得出SO、WO、ST、WT四种战略有着明显的不同。■
作者系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战略总监
编辑 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