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昱宏共享
栏目类别

压栏还是出栏?猪价“涨”声渐起 生猪市场却现分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到3月下旬以后逐步回升,但生猪价格水平仍偏低,4月第四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22元/公斤,比年初下跌10.26%,比上年同期下跌37.31%,比2018年以来最高点下跌61.76%。

与此对应的是,全国猪粮比价从2月下旬以来已连续九周跌破5∶1,4月第四周恢复至5∶1以上,但仍比年初下跌14.50%,比上年同期下跌37.72%,比2018年以来最高点下跌73.88%。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生猪出栏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6%、8.2%。

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生猪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截至202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5%,比非洲猪瘟发生前的2017年增长1.7%。另一方面是猪肉季节性消费需求下降。元旦春节期间是猪肉消费旺盛阶段,春节过后节日因素影响在减弱,加之随着天气转热,猪肉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

随着4月猪肉价格回升,5月6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家上市猪企发布4月主要产品销售情况,猪价环比有所上涨,分别环比上升7.63%、9.53%。

虽然猪肉价格环比普遍有所上涨,但同比仍处于低位。

01生猪养殖盈亏影响如何

古人云:“天地人和千古训,猪粮安定天下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农产品处处长王双正生表示,猪价格过度下跌直接影响广大养殖户(企业)积极性和实际收益。据测算,目前平均一头生猪养殖亏损约二、三百元,养殖户(企业)亏损严重,养殖积极性受挫,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若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一些中小养殖户血本无归直接退出,并有可能带来下一阶段生猪供给不足和价格明显反弹,不利于猪肉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和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双正生称,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和猪肉市场调控。从短期来看,可考虑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养殖户(企业)积极性和发展信心,有序调整和合理优化养殖结构,避免恐慌性集中出栏,统筹做好猪肉储备投放和进出口调节等。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2021年)要求,当猪粮比价低于5∶1,则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另外,若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也要发布一级预警并启动收储。

为此,近期有关部门已先后进行了6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需求,也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尤其在当前部分地方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畅通物流运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政策解读和市场监管,加强节假日和关键时段猪肉价格监测预警,促进生猪及猪肉价格基本平稳。

从长远来看,双正生认为,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和生猪产能分级调控责任制,科学合理规划各地生猪产能布局,更加注重做好“两个结合”——规模养殖和散户养殖相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和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抓好种猪品种改良、生猪疫病防控、淘汰低产母猪、生猪屠宰加工、猪肉储备调节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抵押贷款、政策性保险、环境保护等相关措施,有效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和猪肉价格暴涨暴跌,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和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02新的猪周期要启动了吗

“目前主要是上游带动的价格上涨,饲料库存走低导致饲料价格上升,抬升猪价。”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刚毅表示,猪价回升是饲料的季节性波动带来的,此外,也跟下游部分城市储备必需品,引起猪肉需求增大有关。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团队5月6日发布研报预测,本轮“猪周期”于2022年4月开启,此后会出现“二次探底”,价格迅猛上涨始于2023年3月左右。东吴证券固定收益团队5月6日发布研报预测,本轮“猪周期”于2022年4月开启,此后会出现“二次探底”,价格迅猛上涨始于2023年3月左右。

东吴证券团队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根据过去猪周期的持续时长以及能繁母猪的数量,“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向下拐点出现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个月则是2022年4月,该时间点也符合4年一轮‘猪周期’的规律。

对于一轮猪周期何时开启,王刚毅则与上述券商分析持不同意见,认为猪周期的起点应该会再晚一些。

在王刚毅看来,近年来,生猪养殖出现更多新情况,如“后备母猪”的储备以及三元母猪对二元母猪的淘汰,因此不能仅仅依据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对“猪周期”进行预估,再加上国内饲料的供给以及国际贸易饲料进口情况尚未明朗,因此,新猪周期的起点尚需观察。

此番涨价,下游也有一定的原因。“部分城市为防控疫情,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做一定的储备,猪肉在生活必需品储备的清单当中是很重要的构成。因此猪肉需求增加。”不过王刚毅认为,这部分储备的影响有可能在5月中旬才明确看得出来,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主要是上游带动的价格上涨。

展望5月,五矿期货预测,供需博弈下,5月生猪价格或先小降后上涨,均价或高于4月。

03业内纷起新的猪周期大猜想

众所周知,生猪养殖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业界把生猪利润的波动周期规律叫“猪周期”。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因此,投资者十分关心这一轮“猪周期”什么时候结束?价格是否已经到了谷底?新一轮猪周期什么时候到来?

5月6日,东吴证券分析团队发布研报称,从周期长度来看,由于生猪具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因此每轮“猪周期”的持续时长均为4年左右,其中价格上涨平均时长为20个月,下跌平均时长为27个月。从每轮“猪周期”开启前的价格来看,生猪价格均会出现“二次探底”的现象。

东吴证券分析,由于“猪周期”的持续时长在4年左右,因此每一轮周期出现结束迹象时,第一次价格底部均落在4-5月,夏季往往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因此真正的去栏要等到冬天的腌腊季,此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会出现显著的下行,新一轮“猪周期”的价格上行阶段开启。

根据这一逻辑,东吴证券预测,本轮“猪周期”于2022年4月开启,此后会出现“二次探底”,价格迅猛上涨始于2023年3月左右。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向下拐点出现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个月则是2022年4月,该时间点也符合4年一轮“猪周期”的规律。

对于东吴证券的预测,王刚毅表示,不认同新猪周期要启动的看法。

王刚毅称,这个分析团队的推导逻辑主要是根据能繁母猪的量。在上一轮超长的猪周期,大量的散户已经从市场出清,行业的及集中度提高。在这个过程里,国家一直在维护核心产能,也就是维护能繁母猪的产能。

王刚毅进一步指出,能繁母猪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分析团队很难去获取的,那就是“后备母猪”。现在各个地方在做“后备母猪”的储备,尤其像温氏等头部企业。

此外,王刚毅还称,分析团队还可能忽略了在能繁母猪方面,三元母猪对二元母猪的淘汰。王刚毅分析,三元母猪与二元母猪的生产力是不一样的,类似一个企业一共是10个工人,现在下降到了8个,但这8个是熟练的工人,而过去的10个是初级工,因此即便数量减少了,但生产力不一样。

“我看到过东吴分析团队的预测,只是拿到按照历史的这种这种周期去衡量的,但是此母猪已非彼母猪,已经做了很大的程度上的替代了。”王刚毅补充道,2021年10月,在重庆荣昌中国生猪大会上,业内不仅仅是讨论如何恢复产能,而且更关注如何用更优质的能繁母猪来代替过去的二元母猪。

王刚毅提醒,所以仅仅从数量上来与过去的猪周期做比较的话,有一定的参考性,但误差会很大。

事实上,东吴证券也在预测中也有考虑到三元猪与二元猪的区别,“由于三元猪在生产性能方面存在劣势,因此正常情况下,二元猪是繁育仔猪的主要力量,但是在2019年非洲猪瘟的背景下,三元母猪替补上场。随着二元母猪产能的恢复,PSY(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正在逐步上行的过程中,由于母猪种群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此轮‘猪周期’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会过大。”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代财经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