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各地区豆粕现货价格报价5637.14元/吨,较昨日上42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4201.00元/吨)升水1436.14元/吨。目前,豆粕最高价达到了5840元/吨。今年包括云南、广东、湖北、江西、山东等多个地区均传出饲料涨价的消息,涉及傲农、海大、粤海、大北农、禾丰、金银卡等多家饲企。据了解,猪饲料价格目前已涨至近2元/斤,已逼近国内普通大米的价格。俄罗斯国防部2日宣布,俄方决定恢复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并感谢联合国和土耳其方面促成乌克兰方面给出相关书面保证。
俄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联合国的参与以及土耳其方面的协调下,俄罗斯收到了乌克兰方面关于不利用黑海运粮走廊和乌克兰港口对俄进行军事行动的保证。乌克兰方面也表示,黑海运粮走廊将仅按照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中的条款进行使用。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日说,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已与土国防部长阿卡尔通话,告知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定于土耳其时间当天中午12时起恢复执行。
今年7月,俄罗斯、乌克兰就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分别与联合国和土耳其签署协议。协议有效期为120天,将于11月19日到期。同时,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有关俄农产品出口的谅解备忘录,以确保俄粮食和化肥畅通无阻地进入世界市场。
10月29日,俄罗斯指责乌克兰袭击参与保障海上运粮走廊安全的俄方船只,宣布暂停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指责俄方破坏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并表示乌克兰将继续履行这一协议。
截止11月1日午盘,豆粕M2301暂报收于4243点,上涨4.15%,持仓增加8.5万手至173万手。对于豆粕期价的连续上涨,究竟主要有哪些基本面的利多因素呢?据我的钢铁网报道,豆粕期货多个合约连续上涨,其中豆粕M2301突破4200点关口,是有较强基本面利多因素支撑。主要聚焦在进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盘面榨利依旧亏损,12-1月船期采购进度仍旧偏慢;并且目前国内豆粕供给保持偏紧态势,豆粕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超高的豆粕现货基差有利于期价朝着上涨实现期现回归。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利多因素。
其一:影响进口大豆成本的主要因素价格未见下跌,相反多数出现上涨局面。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9月30日进口大豆11-12月船期到港成本在5055-5189元/吨,11月1日进口大豆11-12月船期到港成本则在5478-5576元/吨。
其二:国内豆粕市场供给仍然偏紧,豆粕库存持续走低,库存跌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上周(10月22日至10月28日)111家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为167.74万吨,开机率为58.3%。预计本周(10月29日至11月4日)国内油厂开机率小幅下降,油厂大豆压榨量预计157.93万吨,开机率为54.89%。这意味着11月初国内豆粕供给仍旧处于相对偏低的局面,作为对比,2020和2021年同期周度压榨量为203万吨和207万吨。猪价频繁涨跌 谁的锅?
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较昨日出现小幅上涨行情,具体来看,在全国可监测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外三元生猪价格走势为4涨0平27跌,猪价呈大部下跌的态势,全国仅有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四个地区猪价较昨日上涨,其他地区全部下跌,北京市、天津市、吉林省、贵州省等多地跌幅达到1元以上,涨幅最大的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上涨了1.55元/公斤,上涨反应较强。跌幅最大的地区为北京市,下跌了1.66元/公斤。整体来看,北方地区猪价率先下跌,领跌全国,南方地区跟随下跌。根据商务部消息,将于近日投放第七批储备冻肉,11月正值全年猪肉消费旺季,难道14元猪价真的是年内高点了吗?
近半个月,猪价如过山车般频繁起伏,单日最大涨跌幅超1.00元/公斤,究其原因,政策消息面调节+市场情绪转变+供给阶段性增量+疫情影响持续、需求跟进有限。
本月或多或空的宏观消息不断,而映射在生猪行业上的主要有主管部门发声及储备肉投放等,最终目的无外乎保供稳价,而在政策调节+猪价下跌双重作用下,市场情绪由喜转悲,养殖端恐慌性出栏现象增多,加之月底规模场惯性增量,以及看空预期下的二次育肥集中出栏,导致月底供给大增,再叠加各地不时多发的新冠疫情,对本就疲态不改的猪肉需求又是重拳出击,猪价便出现较大幅度下行。不过,猪价过跌又将引发养殖端挺价情绪,散户惜售+规模场缩量,行情止跌回涨,又将重演过山车行情。
“现在养猪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主要是饲料涨得太凶。”近日,已养猪10年有余的熊爷向记者表示,以前自繁自养的成本仅为5-6元/斤,但如今却涨到了10元/斤,“这么大的涨幅,其实就是饲料涨价惹的祸。”
“一头猪要长到300斤,大概需要吃800斤左右的饲料。在非洲猪瘟之前,一斤饲料的成本只要1.5元左右,而现在却涨到了将近2元,这样算下来,饲料涨价后每头猪光饲料费就比两年前贵了近500元。”熊爷算了这样一笔账。11月1日,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比达60%以上,其中作为蛋白原料的豆粕占据了饲料成本的大头,因此,豆粕的价格变动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今年以来,以豆粕为代表的饲料原料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更是在9月份左右开始直线攀升,月均增幅超500元/吨。11月1日,豆粕(粗蛋白含量≥43%)价格为5605元/吨,相较于1月份暴涨1895元/吨,涨幅高达51.1%。同日,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豆粕等饲料原料不断上涨,主要是受国际大宗产品供求关系与市场波动的影响。“我国大豆主要依赖于从巴西、美国进口,在俄乌冲突、极端气候等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大豆的世界市场供应偏紧,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国际粮食市场的异动,将直接影响国内豆粕价格,从而间接波及我国饲料业。”洪涛说。近日,在新疆某大型养猪场工作的三石告诉记者,最近饲料厂频繁上调价格,9月份的一次调价中,每吨饲料上调了差不多150元。“前两年饲料大概只要3000元/吨,而现在要3900元/吨,我们这儿光饲料一个月都得上百万。”11月1日,大北农相关人士表示,受制于原料价格,一袋饲料涨几块钱是很正常的现象。豆粕价格是否会出现回落?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宠物分会副秘书长范志聪认为,截至10月底,国内进口大豆及豆粕库存仍在持续消耗,目前已达历史性低位,预计短期需求将继续推动豆粕价格走高。
(来源:综合我的钢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