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较为多发,以夏季和秋季为主,并且在密闭饲养环境中传播速度快。初期多为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除具有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表现外,有的病羊还出现其他一些症状,甚至跛行,在诊断时需要进行鉴别。为了避免羊群感染此病,减少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保证圈舍的清洁干燥,做好科学诊断和治疗工作。
1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因分析
引起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有很多,主要包括鹦鹉热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绵羊摩拉菌以及奈氏球菌等,通常认为此病主要的病原为衣原体感染。养殖场在引进种羊过程中,需要经历长途运输环节,在此阶段,部分种羊会出现体况下降的现象,抵抗力降低,无法抵御病菌入侵,也容易引发此种疾病的感染。部分病例是因为近距离接触电焊,导致羊只的眼睛受到刺激,出现损伤。除此之外,在饲养过程中,环境卫生条件不好也是主要诱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2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特点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在反刍动物身上较为多发,在山羊中,无论是公羊还是母羊,都可能成为感染主群体,同时在羊群幼崽中感染几率较大。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已经感染此病的动物或者携带病原菌的物质被带入羊群中,导致同类动物的大规模感染。如果在健康放牧羊群中存在病例,则会发生传播和蔓延,同时蚊虫叮咬也是重要的感染方式,患病羊只的分泌物会携带病菌。羊传染性角膜炎和结膜炎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较为多发,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在其他季节存在相对较低的发病率。由于部分地区在冬季采用舍饲的方式,在密闭空间内容易出现爆发性感染。
3 主要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
患病羊只在发病初级阶段,会出现结膜炎症状,患病羊出现流泪以及眼睑半闭的情况,同时有黏液状分泌物在患病羊眼角流出,通常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变为脓性。并且部分病例的上下眼睑出现肿胀以及疼痛,在患病羊结膜部位出现树枝状充血,部分病例会有血斑出现在结膜上。在此之后,患病羊会出现角膜炎症状,并不断蔓延,容易引发虹膜炎,角膜炎通常会在发病1—2d时,出现角膜浑浊,严重的病例角膜不断增厚,并且伴有溃疡,可能引发晶体脱落,从而出现永久性失明。
4 有效预防措施
如果在羊群中发现存在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例,需要及时采取隔离饲养的措施,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分开饲养期间的护理,有效控制羊只活动范围,防止健康羊群被感染。同时对引进种羊做好检查和防疫,避难病原菌由外部传入,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消毒药剂主要利用0.1%的高锰酸钾,针对羊群活动场所做好彻底消毒。在夏季做好蚊虫灭除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针对舍饲羊群,需要避免强光直射,以免因视力减弱影响抵抗力。
5 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5.1 西药治疗方式
如果患病羊只没有全身性的症状,多数病例能够在半个月之内自愈。一旦有患病羊只发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扩散和蔓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利用3%-5%的硼酸液,对患病羊只的眼部进行清洗,擦干眼睛后,再对3%-5%的弱蛋白银溶液进行利用,在结膜囊中滴入,坚持每天使用2-3次。还可以利用0.025%的硝酸银液滴入眼部,使用频率为2次/d,或者使用氯霉素以及四环素软膏进行涂抹。如果患病羊出现角膜混浊等较为严重的症状,需要对5000单位/ml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进行利用,向患病羊眼中滴入,每天使用2次。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羊只,需要利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同时在太阳穴及三江穴位置放血。
5.2 中药治疗方式
重要治疗方式主要利用多种中草药进行,如采用50-100g的胡黄连,与1000-2000ml的水进行混合煎煮,待水沸腾30min后,将水中的药渣去除,留澄清药液做准备工作,将得到的中药汤液向羊只眼中滴入,每天使用3-4次,此药方对羊角膜翳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可以利用30-50g的黄连加水500-1000ml,煎煮30min的时间,通过去渣取液,对患病羊只进行滴眼治疗,对于出现的炎症及红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疗程为5-7d。对于患病羔羊而言,可以通过喂奶及补液等方式,增强其抵抗力,从而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6 在羊群养殖过程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较为常见,此病传播速度快,虽然不严重的病例恢复较快,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会引发羊只的失明。为了避免患病羊出现失明以及因采食量下降引发死亡等,需要提高对此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视,养殖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此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期做好圈舍清理和消毒,保证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切断感染途径,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农牧博览 作者:孙洪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