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猪价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工作。
这意味着,猪肉收储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不久后就会落地到市场。此前,发改委监测,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74.52元,众多中小猪场及散户的亏损在500元/头以上,此次收储可谓当下市场最大利好。
从以往猪肉收储的经验来看,有关部门一次性收储的总量不会太大,但对于市场依旧有一定的提振作用。2月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73,虽然上涨幅度不大,但是已经实现“三连涨”!猪价应声上涨,于是有人就提出疑问,去年也是在2月份的时候,猪粮比价跌至5:1以下,进入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于是启动了中央收储工作。去年第一次启动的时间为3月3日,后续在持续收储下,猪价终于在4月底时迎来了反弹上涨。今年猪价能否复制去年的反转趋势?愿望总是好的,但是回到现实来看,收储对猪价的刺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以去年为例,第一次收储是在3月3日,而猪价到4月底时才真正有所回暖,这中间又连续收储了3次,这意味着,即便收储开启,猪价短期也并不会马上回暖。或者说市场情绪虽然有所提振,但猪价什么时候回暖具体还要回到供需面上来。去年从2月底开始,猪粮比价持续低于5:1,这也是收储持续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来看,猪价刚刚跌破临界点,一旦行情回升,猪粮比价脱离一级预警以后,收储是否仍会持续将成为未知。1月份,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综合判断,春节前后,生猪出栏不会比去年同期少,加上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走低的趋势明显,生猪养殖可能进入阶段性亏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同比增长0.7%,与往年水平差别不大。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从供给端来看,与去年数据相差不大。再看消费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后期生猪价格还是有望逐步恢复,扭转亏损局面,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去年南方制作腊肉较少,今年鲜肉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二是随着我国疫情形势逐步好转,经济快速恢复,居民收入提升,加上提振消费措施密集出台,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将带动猪肉消费增加,带动生猪价格进一步恢复性上涨;三是政府部门将及时出手调控生猪市场,确保生猪市场稳定发展,纵观全年,今年利好因素还是在增多的,生猪价格也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生产者应该坚定信心。另外,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预计,2023年二季度开始猪价将会回暖,下半年将季节性上涨。不过,2023年的猪价振幅将会较2022年明显下降。新希望高管也在投资调研活动中表示,2023年猪价的看法,总体来说还是中性偏积极的。目前猪价短期内受到了二次育肥带来的影响,但全年应该是前低后高,部分月份应该会超过20元/公斤。总体来说,对猪价整体比较有信心。
(来源:动力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