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昱宏共享
栏目类别

行业寒冬猪企纷纷“自救” 专家:产能相对过剩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生猪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中。在头部生猪养殖企业披露的上半年绩预告中,15家猪企出现预亏损。其中牧原股份以最高32.5亿元的预亏成为行业亏损之最,新希望次之,预亏29.9亿元。与此同时,上市猪企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境地,纷纷展开“自救”。对此,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消费淡季,产能相对过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是生猪价格低迷与猪企亏损的主要原因。下半年可能会缓解一些。但目前行业产能去化缓慢,这种产能相对过剩的状况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猪价横盘的原因是什么?
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各头部猪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19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猪企中,15家出现预亏。亏损超过10亿元以上的,分别是牧原股份、新希望、*ST正邦、天邦食品。亏损在5亿元以下的有巨星农牧、东瑞股份、神农集团、罗牛山。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5.5亿元至32.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6.84亿元,同比收窄51.37%至61.85%;新希望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7.9亿元至29.9亿元,同比减亏32.60%至27.77%;*ST正邦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8亿元至2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2.86亿元;天邦食品预计上半年亏损12亿元至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5.83% ~ 357.29%
至于亏损原因,多家猪企在预告中指出与上半年生猪销售价格低迷、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有关,甚至有的猪企已进入破产重整阶段。正在重整的*ST正邦公告则称,由于上半年国内生猪平均价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公司承受了一定业绩压力。报告期内,公司缩减出栏量,导致现有产能与实际出栏规模之间出现了阶段性不匹配,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折旧、摊销费用较高。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上半年猪企无法扭亏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尽管销量有所增加,但目前市场价已低于养殖成本价,亏损难以避免。”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吴琳琳认为,在“供强需弱”的背景下,猪价难改下跌局面。“整体来看,上半年市场表现为猪源多,产能过剩。从猪价来看,上半年外三元商品猪均价为14.64元/公斤,猪价震荡下行。需求端与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猪企争相降成本
那么,在猪价不振的情况下,上市猪企都在做些什么?记者注意到,降本增效成为上市猪企在对外交流时频频提到的词语。
据东瑞股份介绍,公司主要从四个途径来做好降本增效工作:一是在疾病防控及饲养管理上,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对猪群饲养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加强生产流程管控,降低死淘率,降低养殖成本;二是在种猪改良上,公司研发团队不断选育能满足香港品质需求的高产种猪品种,同时建立面向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种猪体系,降低仔猪的分摊成本;三是在饲料营养上,优化饲料配方,使饲料配方在满足生猪生长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四是在养殖规模上,早日实现养殖场达产满产,满负荷生产进一步摊薄固定成本费用,实现规模效益。
天邦食品的降本增效是分两步走的,一方面通过人岗匹配、推广合伙人模式、生物安全和舒适度改造、疫病防治、基因改造等措施实现降本。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降本增效。据悉,目前天邦食品着力于双阴种猪的培育、低成本的防非瘟蓝耳病的改造方案、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高的智能化产品。
另一方面,也有上市猪企在积极募资扩张。


罗牛山于5月23日晚间发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预案显示,罗牛 山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9582.38万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生猪养殖项目。

在罗牛山看来,本次定增是公司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罗牛山的生猪养殖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生猪养殖板块以“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殖为主、“公司+农户”契约化养殖为辅的经营模式。“本次募集资金投资生猪养殖项目,将落实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罗牛山表示。
对于行业里有企业逆势扩产的行为,温氏股份分析道:“根据近几年行业盈利情况来看,部分规模养殖场确实有可能被淘汰去化,主要原因是:近几年行业普遍亏损,真正赚钱的企业不多。同时,现在疫病风险较大,养殖难度大大增加,养殖成本和投入显著提高。”
“在低迷行情下,行业头部养猪企业还在扩张,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较多,从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可以支撑企业继续扩张,真正靠自有资金去扩张的比例较小。”温氏股份认为。


何时才能“翻身”?
生猪养殖产业链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领域,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而所谓猪周期,本质上就是猪肉的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猪肉价格变化。
当猪肉价格走高,养殖户追逐利润,加大养殖力度,增加生猪供应;当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生猪价格下跌,此时养殖户缩减供应量,产能开始逐渐出清,由此又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
因此下半年的生猪供给情况决定了猪肉价格能否止跌,更直接决定猪企能否“翻身”。
能繁母猪则是判断远期产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猪肉消费量稳定在约5500万吨,按现有生产水平,可以倒推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约4100万头。
但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高位。截至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为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9%,依旧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沿。
实际上,本轮猪周期下行期至今,生猪产能一直处于去化阶段,但由于各大上市猪企几年前扩张产能持续兑现,生产效率快速提升抵消了部分产能去化。
生意社指出,入伏后国内持续高温,加之院校相继放假,终端肉类市场需求将更加疲软,市场供强需弱压力下,短期内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将继续承压偏弱运行为主。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根据最新数据,7月能繁母猪产能延续去化趋势,且去化趋势加速。短期内市场处于供强需弱的局面,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有助于猪价止跌,但作用有限,猪价保持底部震荡,生猪产能去化趋势逐渐加速。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短期拐点出现的概率较低,结合当前的产能去化节奏来看,预计四季度猪价有上行空间,但明年一季度消费淡季价格或大概率走低,明年4月后猪价值得期待。

(来源:大河财立方、《商业观察》、贝壳网、中国畜牧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