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过的猪周期,是猪企们的轮回宿命。 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猪价一路上涨之后引发了生猪养殖企业的扩产大潮。最终结果导致市场供给过大、产能过剩、猪肉价格连续跌。 原以为这样一轮“洗牌”以后猪周期会有所变化,猪价会开始回暖。然而市场并不如预期,至今猪价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市场普遍认为,2018年非洲猪瘟冲击下的第四轮“超级猪周期”于2022年4月结束,同一时期新一轮“猪周期”开启。 然而第五轮“猪周期”的上行周期仅持续半年便早早进入了下行周期,而历史上四轮“猪周期”上行周期均在15个月及以上。 不过当前的猪肉行情显示,猪价仍在“磨底”。2022年10月以来,猪肉价格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且在今年6月下旬跌破14元/公斤。 今年上半年,各养殖企业的生猪销售价格基本在14元/公斤左右,但即使是业内成本控制最好的牧原股份,其养殖成本也是15元/公斤——也就是说,今年所有的养殖企业都是亏损的。 除亏损外,受过去几年环保政策限制和非洲猪瘟的影响,百头以下的养猪散户已被基本出清,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当前的主流。 也许,正是这些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出现,让猪周期出现了紊乱的变数。 规模化养殖企业比谁都清楚逆势扩张的重要性。 然而,规模化养殖企业有着强大的筹资能力,据时代财经统计,从2022年6月12日,为了“补充弹药”、提高养殖规模,共有8家猪企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合计约160.92亿元。从募资规模看,各家猪企募资规模都在十亿级别。融资规模之大是A股养殖企业上市以来罕见。 在强大的融资支撑下,这些规模化养殖企业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逆周期投资。 公开数据显示,5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约298万头,创下2021年一季度以来新高。同期,温氏股份拥有的能繁母猪超过145万头,较去年底增超5万头。神农集团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其目前现有母猪产能已达满负荷状态,将继续推进母猪产能建设,预计到2024年实现17万头的母猪存栏规模。 逆势扩张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猪企紧张的现金流。根据一季报数据,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10家A股上市猪企短期借款已经接近800亿元。多家猪肉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 然而,规模猪场的扩张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出于一系列战略考虑和市场预期。 首先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不容错过。随着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提高,小型养殖户和散户逐渐退出市场,进而让出了市场份额。对于规模猪场来说,这是占据市场份额的最后机会之一。 其次,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猪企来说,当资金紧缺时,资本会提供支持,但也需听从资本的指挥。资本要求企业占据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因此,规模猪场不得不顺应资本的要求,坚持扩产,即使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轮漫长的下行周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因此这一轮猪周期的残酷性将体现得更为极致。那些在周期顶部用高价构建了大批的养猪资产(包括猪场设备人员)以及母猪的猪企,现金流遭受了极大的摧毁。这意味着,时间拉得越长,周期的高位以及期待的回报就会越好。 无论是前两年的猪价上涨,让猪企赚了不少钱,目前还扛得住,还是一些猪企融资渠道多元化,让其能在行情低迷时吃得住价格挤压。目前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逾20家上市猪企,短期借款已经超过1000亿元,或者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猪企不敢主动压减产能。这些都是权宜之计,最终能否扛过这轮漫长猪周期,还得看猪企对成本的控制程度。 现实也让猪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由于过去几年受环保政策限制和非洲猪瘟影响,百头以下的养猪散户已基本出清,而一些猪企最近几年大肆收购兼并,规模快速膨胀,依靠凶猛扩张的猪企,在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中都吃尽苦头。“本轮决策是基于对行情的错判,且未能在发现周期下行的关键节点及时止损调整策略,最终过度扩张带来了反噬。”7月13日晚间,正邦科技在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如此说明其近年经营决策情况。正是决策失误,不仅让正邦科技巨额亏损,而且“披星戴帽”,整体经营陷入困境。过度扩张带来的恶果,让猪企对成本的重视成为共识。因为成本控制得好的猪企,将会在未来竞争中更具韧性,更不容易倒下,也会拥有更多行业话语权。 目前,在大型猪企中,牧原股份成本控制较好。牧原股份通过自繁自养模式,做到完全净化养殖,在防控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病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由于能做好生猪健康管理、疫病净化,在营养配方和智能化设备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管理也努力做到精细化,目前,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重回15元/公斤以下,降至14.9元/公斤左右。在完全成本下降中,生产成绩提升贡献0.2元/公斤左右,料降贡献0.1元/公斤左右,期间费用下降贡献0.1元/公斤左右。 除了在降本增效方面做文章外,头部猪企还相约“抱团取暖”。在牧原集团举办的养猪共享论坛上,牧原集团联合温氏股份、双胞胎、正大等四大养猪企业向行业发出倡议,尊重行业秩序,打造商业文明,并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因为培养一个养猪能手,投入不是小数。不挖人,说到底,还是为了控制成本。 关注成本是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意味着未来的猪企竞争靠的是硬实力。目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行业“内卷”开始转移到大型猪企之间。由于竞争对手都是规模很大、有资本扶持、搞智能化养殖的大型猪企,因此,猪企在这轮行业内卷中,谁能在成本控制上更胜一筹,谁就能熬过寒冬;也正因为随着行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猪周期供给缺口变得平滑,去产能变得缓慢,猪周期较之以往变得更为漫长,因此,猪企如果不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就会在“内卷”中被市场无情淘汰。
(来源:证券之星、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