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震荡一个月后,豆粕价格在近日破位下跌,并带动油脂油料板块同步走弱。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8月农作物供需报告,美豆2023/24年度单产由50.9蒲/英亩下调至50.1蒲/英亩,但压榨小幅下调至22.9亿蒲,出口下调至17.9亿蒲,最终结转库存为2.2亿蒲,高于市场预期的2.07亿蒲。因此,尽管本次报告单产如期下调,但同步下调了需求水平,利多出尽的特征较为明显,豆粕多头集中减仓,短期盘面或延续弱势。 后续来看,美豆及国内豆粕未来价格的锚逐渐从前期的美豆单产转为美豆的出口情况。在高价美豆的刺激下,巴西未来的出口预期依然较强,根据油世界预估,今年四季度巴西大豆出口将较去年增加539万吨。与此同时,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水位还将持续下降,或进一步影响美国大豆的发运进度,而这部分出口份额将被巴西进一步压缩,美豆去库力度依然存疑,进而施压外盘美豆价格,国内豆粕或跟随走弱。 产量下调不及预期 豆粕期现货回落 据9月月度供需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大豆产量因美国大豆产量下调而跟随下跌146万吨,而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跌即使是中国及阿根廷期末库存上调也难抵消巴西及美国的库存下跌总和,下调幅度为15万吨至1.1925亿吨,不及市场预估的1.185亿吨。而出现上调的有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及收割面积均上调10万英亩,巴西大豆出口量增加50万吨,阿根廷大豆期末库存增加110万吨,中国大豆进口量增加100万吨至1亿吨。 虽说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美国大豆单产及产量均出现下调并接近符合预期,但下调幅度不及市场预估,加之美国大豆单产仍为历史第五高位,使得CBOT大豆期价创下三周来的最低水平,主力11月合约最低达1340.75美分/蒲式耳。 9月月度供需报告出台后,对大豆豆粕市场呈现偏中性的影响,加之相关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且在南美的巴西大豆开始播种的同时,美国大豆也迎来了收割,下周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中将首次公布今年大豆收割进度。随着大豆收割的开展,中西部产区天气炒作的影响将逐渐缩小但并未完全消失,仍要关注产区是否会出现降雨天气影响大豆的收割进度及质量。而后期大豆收割逐渐开展后,上市的新豆逐渐增多将会使得大豆供应压力凸显而使得美盘大豆期价反弹阻力增加。 受CBOT大豆期价下调至三周以来低位影响,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均出现明显的下跌。截至近日,连盘豆粕期价低开低走,主力2401合约已经跌至3999元/吨,跌幅为2.08%;43%蛋白豆粕现货无论是工厂还是贸易商报价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其中工厂报价跌幅在60-90元/吨,贸易商报价普遍在60-120元/吨。 预计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超1亿吨 国联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姜颖表示,USDA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下调了2023/2024年度美豆产量和需求量。其中,产量预计为41.46亿蒲式耳,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期末库存预计为2.2亿蒲式耳,较8月略降0.25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的2.07亿蒲式耳。美豆即将进入收获期,产量与市场预期差异不大,前期支撑美豆上涨的天气因素交易完毕。此外,在USDA发布的9月供需报告中,巴西旧作和新作大豆出口量分别上调100万吨和50万吨,巴西大豆出口增加对美豆出口销售造成压力,同样导致CBOT大豆下跌。 “截至9月11日,美豆落叶率已经达到31%,高于去年同期的20%及5年均值的25%。天气升水题材进入尾声,收割上市压力将对美豆短期价格带来冲击,短期美豆有振荡调整的风险。”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说。 国内方面,弘业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陶朝辉表示,规模猪场增加生猪产能的行为使得今年国内豆粕需求不减反增,国内进口大豆同比增加显著,前11个月进口大豆累计(含船期预估)9262万吨,比2021年的8767万吨增加5.65%,预计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超1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外,豆粕相关替代品鱼粉和饲料氨基酸的价格也大幅上涨,间接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 贾晖认为,巴西大豆的种植情况以及美豆的运输问题将是决定四季度行情走势的关键。如果巴西大豆种植出现天气问题,将对产量预期造成影响,可能会出现全球供需平衡表同步收紧,继而影响国内外豆粕行情维持强势。然而,密西西比河、巴拿马运河的运力不足导致出口如去年一样大幅延迟,从而影响国内豆粕期货2024年1月合约维持强势。如果上述因素同时发酵,美豆则有望再创新高,届时需关注短期调整后的阶段做多机会。如果巴西大豆种植顺利,且美豆运输问题因市场提前采取措施得到解决,那么在美豆收割上市后,国内外盘面有望迎来较好的下跌行情。 来源:期货日报、中华粮网、光大期货、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