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昱宏共享
栏目类别

1个月涨了10%!猪价正蓄势待涨,但更大的问题也来了

猪价涨不动?

截至3月25日时,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在14.9元/公斤左右,而相较于2月底的低点,涨幅达到了约10%。

也就是说,在1个月的时间里,猪价上涨了10%。

显然这不能说猪价涨不动,不仅涨了,而且令市场很振奋。

振奋之一是现在正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

猪肉消费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常来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以后,是一年中的消费淡季,往往这个时候,也是猪价最低迷的时候。

而到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随着中秋、国庆节日的加持,以及年底腌腊、灌肠等需求的提振,猪肉消费增长明显,猪价也迎来了旺季。

而对于淡季,市场其实是没抱啥期望的,毕竟需求不给力,还能期盼啥呢。

但就是在这么个淡季,猪价一个月的涨幅就达到了10%,所以也是令市场颇感意外的。

意外之余,自然欣喜。

第二个振奋的原因则是猪价这么一涨,印证了市场的看涨情绪。

去年市场预期猪价会迎来拐点,但是去年没拐动,而且熄火了,于是这个期盼就延续到了今年。

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猪价迎来拐点的希望很大,而这个时候猪价就出现了上涨,说明这是形成了一种趋势,在这种惯性趋势下,猪价蓄势待发,下半年的拐点似乎就更值得期待了。

第三个振奋是因为不仅市场频传好消息,官方也是一再给出利好信号。

近期官方专家也是频繁对猪市作出了预期,认为二季度猪价有望继续向好回升,并且今年的行情要好于去年。

这就更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的看涨情绪,使得看涨之情不断高涨。

当然,看涨的预期也不光是靠着一腔孤勇,也有数据方面的支撑:

比如,首先是产能回落了。

数据显示,目前生猪产能相较于此前已得到了明显去化,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为4042万头,如果按之前的常态化标准,产能已经是落入了正常保有量以下了。

再加上去年底猪价再次探底,这也让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去化,从而减轻了今年的供应压力。

其次,从仔猪数据来看,去年9月份开始,新生仔猪数量也持续下降,预示着后续生猪供应压力也会降低。

三是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已连续3个月回落,2月份时环比下降达到了1.1%,意味着接下来生猪上市量也会相应减少。

这么多数据都在预示着,生猪供应压力降低,行情即将触底反弹。

那么,为什么还有争议呢?争议又从何来呢?

争议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主要的争议点是对于猪价是否能迎来拐点存疑。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猪虽然是少了,但是肉多了。

比如去年生猪产能也在持续去化,但去年猪肉产量达到了5794万吨,同比还增长了4.6%,更是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猪虽然是少了,但是受二育以及增重等影响,肉却多了。

而市场消费的是猪肉,而不是猪,所以这是压制猪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产能是降了,但是效率提升了。

市场一直喊去产能,生猪产能也确实得到了有效去化,但是淘汰的大多是低产母猪,保留下来的则是高产母猪。

产能去化不容易,但想要增上来却容易得多,养殖户们一旦发现猪价有上涨的苗头,效率提升是十分速度的。

三是产能进一步去化将变缓慢。

原因一方面是大家都看好拐点,谁也不愿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不仅主动去化情绪明显降低,甚至还有部分扩产的心理。

另一方面,生猪养殖集中度明显提高,而规模养殖带来的一个效应就是产能去化变缓,因为规模养殖有一定的既定成本,在成本支撑下大企业们也不愿主动去化,除非迫不得已才破产重组,这就使得产能可能会长期处于一个偏高的位置。

四是需求恢复未知。

主要是缺少参考数据,如果按前两年情况来看,可以说不仅没啥奔头,而且是逢节必跌,节日效应失效以后需求难言预期。

那么,在这两种观点的博弈下,猪价会怎么变呢?

新农观认为,猪价不乏涨势,因为目前看涨情绪较高,尤其是受二次育肥及压栏的推动,生猪供应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缩量。

但是风险也依然存在,即随着二季度气温升高,进入夏天以后猪肉消费走弱,而大猪压力上升,也存在被迫出栏的可能,进而增加市场供给。

所以在两相牵制下,猪价震荡加剧,或是涨幅不及预期,或是冲高后再次面临回落。

所以,2024年的猪市未必轻松。

来源:新农观

0